第18章公主臨東宮論事
然此時,京都已經風雲變幻,太子東宮,太子賢正和一位貌似貂禪若西施,靜坐在案椅邊,那少女正值及笄破瓜年華,那沉魚落雁之貌使得富麗堂皇的堂殿黯然失色,頭戴鳳冠玉簪子,身著漣漪白緞綢,手套玲玲水晶鐲,腳踏翠蓮梅花靴,端的是美奐絕倫,額平瓊鼻桃花臉,玉耳嬰口白鶴頸。美!實在是美!此少女正是豔名聞名於天下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輕顫嬰口,音質如九天籟語:“哥哥,真如你所言,那個西平英雄有那麼厲害嗎?連堂堂的左相李敬玄都難不倒他?”
太子賢也興奮道:“那可不是!今日可是為兄最高興的時候了,還有啊,那蕭雲可真夠膽大妄為的,見了為兄也不下跪!連黑白將軍也難不倒他!”
太平公主驚疑道:“哦!真有此事?”
太子賢越說越亢奮,好象是他自己在與黑白長之談論一般:“當時黑白將軍分析了當今天下的局勢,列舉了吐蕃、北突厥、新羅國的關係,妹妹你猜怎麼著,那蕭雲隻說了十二個字‘西連姻,北兵襲,斷遼東,安中原’,到現在為兄還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太子賢看見太平公主沉思,訝疑道:“妹妹怎麼了?”沒想到,太平公主也是臉現異色,紅撲撲的,嬌聲道:“哥哥,朝中派係林立,涇渭分明,鬥爭激烈,那蕭雲可是具有將相之能啊,以後你嗣位時,斷不能放他跑了,而且要好生對待他!不能讓他到了異邦,那我大唐江山可就不保了。”
太子賢遲疑道:“妹妹何出此言?有這麼嚴重嗎?妹妹向來得到母後所稱讚,請與哥哥說說其中的原由?”
太平公主無奈的瞧了瞧太子賢,暗道:哥哥雖然能夠製服朝中大臣,處理案件也是遊刃有餘,但此事卻想不通。太平公主知道,現在自己的母親勢力熏天,父皇軟弱多病,將來嗣位可能是哥哥,他雖然善於納諫,但過於急噪,斷不是母親的對手,她是唐室的子裔,姓李。也不希望母後權力過大,更不希望母子兵戎相見!
於是沉默了片刻道:“現金吐蕃國相噶爾欽陵是個不可多得的帥才,擁兵據西,手下將領如餓狼猛虎,每每挑其事端,而我大唐又剛剛兵敗吐蕃,玉門以西岌岌可危,隻有我們與其連姻,與之共盟,才能防患西域!而北突厥乃內蒙一帶,北方均屬突厥部酋,一方響應,八方支援,與室韋、新羅連成一氣,其必定想叛我大唐,另其灶爐,自封可汗。而新羅、室韋均屬東北,然室韋勢力弱小,不足為懼,但新羅王金法敏卻是厲害非常,吞高麗、占百濟,所以隻要我大唐斷室韋、新羅與北突厥的聯係,而北突厥則是重兵襲擊,可保大唐江山。”
太子賢聽到太平公主的分析,不禁躍然心懼,繼續問道:“那‘安中原’又是何解?”
太平公主理了理烏黑的發縷,悠悠的道:“至於‘安中原’,就是安撫揚州一帶的亂黨匪寇,不要讓其混水摸魚,也不要讓其與北方突厥響應,我大唐就可以免於憂患!”
太子賢精光閃爍,道:“難怪,一向高傲的裴大人,對其敬佩萬分,如此說來我們要以高官厚爵籠絡之!”
太平公主也是感歎道:“想不到大唐竟然有如此人才,不知是喜是憂!”
李相府邸
李敬玄手拿玉杯,輕輕搖晃,對桌子對麵的周興道:“周大人今日覺得那蕭雲如何?”
周興望著發胖如棉球一樣的李敬玄道:“據今日在朝殿上所察,此人善於詭辯,神秘莫測,兵家雜燴,了然於胸,下官有一種預感,這蕭雲必成為我等仕途上的絆腳石,甚至我等都會因他而丟掉紗帽。”
李敬玄不置可否道:“真有那麼嚴重嗎?”
周興道:“據下官及仕為官這麼多年以來,對於糾察彈劾一事,了然於胸,尤其是在觀人察色更是甚少出現紕漏,如果蕭雲不為我等所用,那就……以免後患。”於是抬起手做了個‘哢嚓’的殺頭動作。半晌又歎道:“現在朝中派係林立,涇渭分明,觀那裴行儉、劉仁軌等人,巴不得我等死而後快,如果沒有皇後為我等撐腰,我等早已梟首於市,李相您又剛剛兵敗於吐蕃相國,更是讓他二人抓住了把柄,我們隻有不斷增加手中籌碼,方能確保自身啊!”
周興是武則天有名的酷吏,武則天能夠坐到今日皇後的位置,且勢力滔天,可謂多虧了李義府、許敬忠、周興、李敬玄等人,雖然周興官品比李敬玄低,但周興也是武則天的寵臣,李敬玄也不敢得罪這顆毒牙,周興這麼和他說話也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