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比武者身下騎的馬,是監考的人替你趕,哪會容你慢慢溜過去一個個的刺落。
果不其然,剛上場的兩位軍官,都是頭一槍能夠刺落假人頭顱,後麵那三個,槍都還沒使轉,馬兒就已經跑過去了。
接下來的兩位,各刺落兩顆頭顱,勉強過關。
到葉漢清的時候了。
他上了馬,八斤重的長槍握於手中。
他已經觀察分析好了。
"啪啪!"
監考人員的馬鞭狠狠抽出。
馬兒負痛,隻能向放假人的土坎中狂奔過去。
馬背上,葉漢清雙手握住槍身,把勁使在後手掌心上,以起到固定槍身的作用。前麵的左手則是輕握在長槍的後腰部份,起到調節和校準槍頭的作用。
馬兒已衝到左邊第一個假人跟前。
不用說了,笫一槍是有備而來,都能刺中假人頭部。
難的是後麵這三槍。
身下的馬兒在快速奔跑,比武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左右扭身的同時,不僅要控製住自己身體在馬背上的平衡,還要快速調整手中八斤重的長槍。
猶其是長槍的槍頭刺出後的精準度!
但是,長槍在葉漢清手中顯得既快又靈活。
"四顆全落,四顆全落,最後一顆還是回馬槍!"
監考官興奮的大叫!
"啪啪啪……"
"好樣的!"
"真是神槍手啊!神槍手啊!"
"啪啪啪……"
此起彼落的叫好聲和巴掌聲,好一陣才停了下來。
這一關的觀武台上,前軍都督梁成和左軍都督王貴正在觀看。
剛才,王貴看到葉漢清的回馬槍,忍不住叫了好後,又道:"哎呀,能來到這一關的人都已經不簡單了,這位年輕的軍官還能挑落四顆人頭。"
梁成接過話,"要是先考經略,他能通過,這最後麵的兩關也能過去,那放在以前的朝代來說,可就是武舉人囉!"
"可惜的是,我朝已經廢除了通過比武考取舉人、狀元這個製度。"
"王將軍,朝廷現在是重文輕武,按說這次比武,就應該先試文理,再試武藝。可這次比武,不僅沒有經過一係列的流程,還是在這幾個省的班軍中去進行選拔。這……出乎我的預枓,出乎預枓!"
"罷了罷了,這是人家兵部的安排,我們這些下級也不便說什麼,就權當看熱鬧好了。"
……
第五關是負重。
場中是一個大麻袋,裏麵是五斛大米,監考官已在比武前精確的計量好了五斛大米的重量,然後再把它們倒入麻袋中,縫好袋口,等待著它的使命。
比武時,應試者如果能以扛或者抱的方式,使這個大麻在離地的狀態下,再向前行走二十步,就算過關。
這一關就沒有什麼技巧可言了,完全比的是實力。
從常理上來說,身上的肉少了,骨頭棒子細了,拿得起,還是拿不起這五斛米,就可想而知。
前麵的兩個人中,已淘汰下去一個。
過了關的這位軍官,在比試前,眾人已看清他胖乎乎的,肌肉很緊實。
從他帶甲的軍服上,能看出他是一位千戶。
此時,他滿臉通紅,雙手蹭在膝蓋上,正彎著腰,把臉對著地麵大口大口地喘氣。
在他左身旁,一位監考官員,正緊盯著他的嘴鼻部位,又一邊用右手輕輕地捶著他的腰背。
"這位千戶大人,你再喘喘,就緩過來了。"
。您提供大神筏子的熱血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