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權力的報複(1 / 2)

敘州府是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軍事要地,敘南衛的軍事指揮機構就駐紮在敘州府城內。

上次雖清剿了青峰寨,但在敘州府下轄的戎縣、珙縣和筠連幾縣的原始山林中,最近又出現了幾小股的劫匪和流寇,周邊民眾又常遭騷擾劫殺。

這幾縣,各百戶所士兵嚴重缺額,無力清剿這些劫匪和流寇,致使民怨積發,事情被反映到了省都司。

於是,省都司命令敘南衛,除繼續清剿這些流寇和劫匪外,還要協同其緝捕潛逃於此的江洋大盜和朝廷命犯等。

同時,省都司還要求敘南衛要監視好戎縣、珙縣和鈞連等縣的都掌人。

因為都掌人的勢力已達十萬之眾,曾有過數次反叛大明朝的曆史。如果發生摩擦,他們又隨時都可能又起兵造反。

接到省都司的命令,敘南衛決定派遣軍隊,在戎縣和珙縣交界處的官道上駐守和巡護。

一則可以監視都掌人,二則可以及時消滅附近原始山林裏的小股流寇和盜匪等各色人。

……

再說這位通判大人,與敘南衛指揮同知李陽是堂兄弟。他對上次葉漢清到他府邸與家丁和秦管家摩擦之事,心裏一直不快,他在尋找合適的時機出出這口惡氣。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九月十三日,李陽過四十歲生日,通判隨了大禮,去了堂兄家赴宴。

席間,通判和敘南衛指揮吏、同知、簽事等共坐一桌。

酒過三巡,敘南衛的首領們開始了閑聊,自然便提到了要在戎縣和珙縣一帶駐兵巡防的事。

這通判一聽,這機會不來了嗎?即對眾人說道:“本官曾親身在那一帶指揮糧運,巡視過水利之事。這一帶方圓數千裏,都乃原始山林地區,常有百姓上報狼蟲虎豹傷人吃人之事。”

通判看了看幾人,又趁熱接著說道:“上次官兵雖徹底剿滅了青峰寨匪徒,但在這方圓幾千裏的地界裏,定會還有劫匪和流寇。對付他們,若是派遣普通士兵到此間駐守巡防,恐難勝任矣。”

在多事的大明朝,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官兵四處征戰不斷,需要大量的糧草補給。

敘南衛管轄下的五個千戶所,除林士征的千戶所保持戰鬥力外,其它四個千戶所軍官貪汙腐化,手下士兵已大量逃亡,幾不成軍。

而敘南衛的幾名將官,平時都忙著搜刮屯田的軍戶,籌集糧草,無暇顧及戎縣和珙縣一帶。

這幾人聽到通判如此了解那一帶的情形,而且分析得也是極有道理,就都說道:

“通判大人言之有理!”

“不知通判大人有何建議,可否告知,我等願聽聞矣!”

見衛所的幾位軍官都已跳入到他設計好的坑裏,通判心中暗喜。

但還是故作嚴肅地說道:“這劫匪和流寇,想來也是頂尖高手,我們隻有挑選合適的人選到那裏駐守和巡防,才可勝此大任。”

指揮吏覺得通判的話句句在理,畢竟他管理著一府的糧運和水利建設等,應該比自己更為了解那些地方。他說的,就等同於自己看到的。

指揮吏即問道:“不知通判大人可否有無合適的人選?”

見自己的計謀已達到,通判便向他推薦林士征手下的百戶葉漢清。

由於衛所經常召集手下的五個千戶所召開會議,指揮吏與各位千戶和副千戶那是相當的熟悉了。

但對於各千戶手下的百戶軍官,指揮吏卻不是很了解。

這時聽到通判推薦葉漢清,指揮吏幾乎是不加思索地點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