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談判(1 / 2)

倉庫裏擺著幾十個大貨架,每個貨架上都放滿了各種布料,乍一看去,直叫人眼花繚亂。

剛一進倉庫,張師傅丟了兩張設計圖稿給溫如初,像是驅趕蒼蠅般,表情裏充滿了不耐煩:“去去!趕緊把這圖上的布料給我找出來!”

溫如初接住圖稿,趕緊照辦。

她找得非常認真,奈何她對這個倉庫的布局非常陌生,來回轉了好幾圈也沒能找到想要的布料。折騰下來,她隻覺得頭昏眼花,更加分不清東南西北。

就在她茫然無措之時,張師傅丟給她一本檢索冊子:“你自己在這裏慢慢找,我還有事要做,沒時間陪你在這裏瞎轉悠。”

說完,他連看都不看溫如初一眼,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倉庫。

溫如初低頭看著索引冊子,足足有兩寸後,隨手翻了兩頁,裏麵記載著許多編碼,每個編碼旁邊都有標注布料的名稱、產地、材質、花色、價格、以及出產年份,非常詳盡。

她根據這本索引冊子,一一找到對應貨架上的布料編碼,一邊尋找想要的布料,一邊將這些布料的資料都記到腦中。在這個過程中,她漸漸摸索出這個倉庫的擺放規律,所有的布料以材質為主,都被劃分為五大類別,借此分為五個大區域。

在這五個大區域裏,又以產地劃分出好幾個貨架,然後依照色彩的漸變放置布料。

掌握到這些規律,溫如初尋找布料的速度隨之加快許多,沒過多久,就找齊了所有布料。

根據畫稿上的標注,她將這些布料從貨架上取下來,交由倉庫管理員,當場剪裁出需要的大小尺寸,並且簽字備案。

她拿著剪好了的布料,離開倉庫,回到加工室裏,找到正在打版的張師傅。

“師傅,布料都已經找齊了。”

張師傅頭也沒抬地說道:“放到那兒。”

“哦,”溫如初乖乖地放下布料,在原地站了一會兒,見到張師傅沒再布置任務,便又悄悄地湊過去,偷看他打版。

張師傅在工作的時候極為認真,他全神貫注地盯著紙板,將圖稿上的線條,一點點繪製到紙板上。

他畫得很慢,也很小心,但是畫出來的線條卻出乎意料地流暢,而且出錯率極低。

溫如初看了許久,也不曾見到他畫錯一筆,但凡粉筆落地,必定是精準無比的。這讓溫如初在羨慕的同時,更加敬佩。

打完一個樣板,張師傅直起上半身,眯起雙眼端詳:“現在外麵都流行用電腦軟件進行打板,但身為一名設計師,最能體現實力的方法仍舊是手工。”

溫如初認真地點頭,表示記下了。

張師傅又道:“設計師在打板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規格的搭配是否合理,還要據人的常用活動部位的頻率及幅度做適當的調整,不能一味的以靜態的服裝規格去衡量。另外,還有服裝麵料有厚與薄,有無彈力以及彈力大小,垂直性等等問題,也都是打板過程中需要解決的。”

這算是傳授秘笈嗎?溫如初豎起耳朵,放緩呼吸,將這些話一一記入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