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慮城背靠醫無慮山,醫無慮山就是無慮城天然的屏障,因此兵力甚少。
無慮長思慮良久,召左右來議事,最終決定開門投降。
韓當幾乎兵不血刃得到無慮城,韓當軍在無慮城休息一夜,又急奔遼陽城,渡過大遼河後取遼陽、望平、侯城、高句驪、高蓋馬等玄菟郡大部。
留守襄平的陽儀忙派大軍前往玄菟郡救援,結果援軍被韓當擊潰在小遼河對岸。
這次韓當運用兵法,在遼東軍半渡時擊之,遼東軍大敗。
陽儀忙派使者前往賓徒前線報告公孫康。
公孫康聞言大驚,慌忙撤軍。
張飛督率大軍強渡小淩河,大軍突然出現在徒河城,公孫軍大亂,公孫模出戰張飛,卻被張飛一矛刺倒,公孫軍大亂。
田豫、閻柔、邢顒分別從陽樂、昌黎率部南下,三支大軍急追遼東軍於大淩河旁。
公孫康聞公孫模戰死,大驚。
張敞建議道:“大王,晉軍援軍已至,當速退,臣願斷後。”
公孫康激動握著張敞的手道:“愛卿啊!孤悔不聽汝之言,沒想到田國讓竟然如此心狠,視徒河、賓徒兩縣士民如無物,孤大意了,大意了。”
“大王,速退吧!回遼東去,大王根基在遼東。”
張敞見公孫康還沒意識到自己錯誤在於出遼戰晉軍,不由心灰意冷的道。
公孫康聞言連連點頭道:“對,對,愛卿說的對,孤在襄平等愛卿。”
公孫康說完,便率一千精銳騎兵過河。
張敞力戰而死,前有大淩河後有晉軍騎兵,遼東軍見公孫康已逃、張敞戰死,紛紛投降。
大淩河一戰,數萬遼東精銳毀於一旦。
張飛令田豫、閻誌收攏降卒,自己督率閻柔、邢顒渡過大淩河,徑直追擊公孫康。
公孫康一路東逃,險瀆、房縣相續丟給後麵追擊甚急的張飛,公孫康欲在遼隊堅守。
韓當卻率軍自遼陽南下,駭得公孫康急忙棄遼隊而逃。
公孫康逃回襄平,陽儀在風箏提議下準備伏擊公孫康,卻被公孫康窺破,兩軍在襄平內大戰一夜,襄平這座遼東名城被毀於一旦。
公孫氏的根基畢竟比陽儀厚,公孫康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再將要壓製住陽儀時,閻柔率先至襄平。
陽儀開城而降卻被閻柔當做逃兵給斬殺,而後閻柔率軍殺進襄平。
隨後韓當、邢顒、張飛先鋒孫禮等部爭先殺至,爭功形象極為明顯,公孫康不敵,隨即撤出襄平。
韓當等人急於追擊公孫康,隨即又率軍出,使得襄平騷亂一直等到張飛率部入城才得到控製。
公孫康逃出襄平,一路自新昌、安市、平郭,直到遝氏海邊,韓當一直率部追至,公孫康看著身邊隻剩數十騎,以及遠遠而至的晉軍,大笑數聲,自刎於海邊。
韓當得公孫康首級,方率軍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