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剛吼完,新任裏正拿著繯首刀就從屋裏跑出來,接著陸續有穿著錦衣的男人帶刀跑出來,邊跑邊問:“村長,怎麼了?”
“沒事,可能是亞娃子胡鬧?”
村長見裏正出來,趕緊陪笑道。
最近秋收將至,陸城軍為防盜匪鬧事,特意派裏正督十幾個錦衣到村裏視察,村長正擔心有匪事,亞娃子就來這手,村長豈能不惱怒?
村長正想再怒罵亞娃子幾句,突然聽到村外的喊殺聲一滯,隨即對裏正道:“不好,可能有山匪入村。”
戌夫山一帶,原本太行山一代的黑山賊都被陸城軍招降,可依然有些好吃懶做以及犯事的盜匪逃入戌夫山躲避追捕,因此亭內錦衣才至此。
漢時的儒士都文武雙全,六藝精通,而且血勇方剛,裏正剛出校門,正是渴望建功之時,當下對村長道:“村長,某先帶人去阻擋盜匪,汝盡快組織民兵來援,若見勢大就組織民眾撤離。”
“喏!”
在村長腦海裏也認為不過是戌夫山盜匪前來鬧事,這一帶的村落都有民兵,而且近山,村中又多獵戶,因此對上戌夫山的盜匪並不害怕。
裏正一衝出來就看到不少民兵拿著弓箭、竹槍從自家湧出,接著裏正才發現不對,這是哪來的漢軍?
還不等裏正發問,不少漢軍已殺入民居中,接著那民居就冒起一團火光以及一片雞飛狗跳,而那漢軍依舊源源不斷的殺來,嘴裏並嘰嘰哇哇喊著不知名的話語,這絕對不是陸城軍的麾下?難道是代郡的漢軍流竄到這了?
裏正還沒想明白,身體一晃一支箭矢擦麵而過,裏正發現是身邊的錦衣救了自己一命,接著就被錦衣拉到一民居院內,那錦衣肩膀中箭,不顧疼痛的對裏正道:“裏正,看樣子不是戌夫山的盜匪。”
裏正點頭,這還用你說哪?
“傷怎麼樣?”
那錦衣頭目,道:“傷不要緊,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對方的來曆,然後趕緊通知縣長大人做準備。”
裏正忙點頭:“不錯,某這就安排人前去點燃烽火。”
“快去。”
錦衣頭目一推裏正,當即對身邊的幾個錦衣道:“兄弟們報效秦公的時候到了,或許你我都會死但不要緊,秦公會替我們給父母養老,撫養妻兒,誰要是敢逃?哼!縱然某不殺他,秦公律法饒不了他。”
陸城軍軍法嚴厲眾所周知,逃跑比戰死更可怕。
當下一錦衣道:“頭兒,咱們都不是孬種,跟他們拚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誰若敢逃,某第一個不放過他。”
“對,頭,跟他們拚了。”
錦衣都殺過人,戌夫山的盜匪可沒少禍害周圍的百姓,他們都是在戰火中生存下來的孩子,對死並不害怕,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退縮,後方就是他們的家園,自己苟活與家園安寧,他們還掂量的出那邊輕那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