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1 / 2)

相比較張角與內廳裏幾位當世大儒的學術交流的火熱情況不同,外廳裏這五位等候裏麵老師的學生則是有些焦急不耐,而作為主人的鄭益恩則是一邊悠閑的吃著糕點喝著茶水,從張角進入內廳開始已經過去兩個時辰了,茶水都已經換了幾遍,但其中有些人卻依然耐心很好,自然也會有些人覺得十分煩悶。

這些人當中雖然司馬氏兄弟年齡最小,但卻表現出極佳的耐心,另一名頗有武人風範的書生也氣定神閑的品著茶,唯有那體形魁梧高大的武將氣質十足的年輕人有些不耐,不過相較他而言側坐的那名女扮男裝容貌俊俏的少女早就忍不住,率先抱怨的問道:“我說鄭益恩,你那個大哥真是討厭,他什麼時候來看望你父親不好,卻偏偏選在這個時候,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居然在內廳裏頭待這麼久,害得我們要在此等待這般時候。”

“表妹,不得無禮!”旁邊那名體形魁梧的大漢出言訓斥,但少女卻是不已為意的輕吐粉舌,那人見此也是毫無辦法。

鄭益恩看著公孫氏兄妹的這番作態,不由覺得很有趣,自己與這兄妹二人雖說接觸不長,但卻比那給人感覺不舒服的司馬氏兄弟要好太多了,男的名叫公孫瓚是遼東頗有名氣的武將,那個假小子是他表妹公孫芳脾氣極壞且目中無人,而且論關係公孫瓚還是自己師叔盧植的徒弟,大家雖然未曾見過幾次但也算是一家人,所以鄭益恩麵對二人的不耐不由笑道:“我這大哥的能耐可是不小,不然我父親也不會在決意再不收徒的情況下,打破了規矩收他為徒。大哥他其他方麵的才能我不敢說,但單論在武藝方麵,恐怕這天下間難尋敵手!”

“你吹牛,我就不信他又這麼厲害!”公孫芳對此表現的一臉鄙夷摸樣。

這兩人的對話尤其是剛才鄭益恩的那番話,瞬間吸引了在座兩人的目光,一個自然就是武將出身的公孫瓚,另外一個就是那名儀表不俗帶有武人風範的書生,這二人均是習武之人,尤其是公孫瓚雖然年歲不大,但卻也在遼東那苦寒之地經曆過大小數十場戰鬥,而且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鄭益恩此話自然有些惹人不快,公孫瓚心說這個張角究竟有什麼本事,不但能得到師伯如此器重,就連一向高傲自滿的鄭益恩這小子在他麵前都是畢恭畢敬,如有機會自己則要好好會他一會。

鄭益恩見到在座眾人均是一副懷疑的摸樣,畢竟還是年輕人火氣盛,不由有些不快道:“你們都知道什麼,等見到我大哥便知曉厲害了。”

脾氣同樣不好的公孫瓚冷笑道:“那好,如有機會當要討教一番才是。”作為同樣出身武將世家的公孫芳自持劍術高超,對此表示頗為不屑道:“你久在這繁華的京師之地,還不曾見識過外麵的世界,所以才會如此誇獎他,別說是我大哥,恐怕他連我都敵不過!”

“話不要說的太滿,否則小心到時候會丟人出醜。”鄭益恩心中知曉這兩兄妹的武藝,他們可以說是遼東的後起之秀,不僅大哥公孫瓚的武藝了得,就連看似瘦弱的公孫芳都是一名劍術高手,而自己卻也僅是在小時候見識過大哥與那群刺客交手的震撼場景,雖然不知道大哥他現在的身手有沒有退步,但鄭益恩卻基於小時對張角的崇拜,至始至終堅信張角的武藝是最強的。

這時那名帶有武人氣息的書生出言滅火道:“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兩位對此還是不要爭執了,免得商了雙方的和氣!”

鄭益恩打量一番來人,隻覺得甚是麵生,似乎是跟水鏡先生司馬微而來,既然能跟水鏡先生而來那麼關係必然不淺,那水鏡先生又是父親的摯友,自己對待此人切不可失禮,連忙拱手問道:“不知這位朋友如何稱呼?”一旁的公孫瓚雖然是個粗人可畢竟也跟隨師傅盧植學習多年,心說自己身為客人剛才激情之下確實有些失禮,同樣的對此人也是抱拳拱手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