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知道結局的電視劇,明知道結果還要去看。不說這些了,總之在平壤城裏,趙興就像是知道結局的電視劇,明知會失敗,也要去爭取啊。現在在平壤城,還是那個葉誌超,在當老大,這還有趙興的功勞啊,就是上次的牙山之戰。曆史上他謊報軍情,獲得老大的位置。現在不一樣了,是大勝,可是去沒有趙興和聶士成什麼事,他上報說是他的功勞。就像現在的領導在做報告一樣,有功是他,有過無他啊。
在平壤城趙興知道了人們叫烏合之眾了。不是說這些人個人素質不好,恰恰相反這些人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還是來著毅軍以分統馬玉昆率五營一隊(約2100人),與淮軍盛字軍以及奉天的奉字練軍、盛字練軍一起,構成了四大軍29營,於8月先期入朝,然後還有在平壤與從牙山退回的葉誌超、聶士成部彙共三十五營,一萬七千人。按理說都是淮係的官兵,應該相親相愛。可是趙興他錯了,軍中的派係太多了,而且利益也不一樣。再有就是葉誌超這家夥誌大才疏,或者說是歲月抹掉了他的激情和膽量,現在不能力壓諸軍。各位老大們卻在國難當頭,卻勾心鬥角,很諷刺吧,現實就是這樣。那些官兵把好好的平壤給搞得烏煙瘴氣的。現在不是在考慮怎麼去加強防禦日本人,而是在爭權奪利。
正好現在還有一些有本事的人的,就在不知道怎麼還搞到一份很有分量的情報,就是說9月12日陸軍大佐佐藤正率兵3000自元山登陸(稱“元山支隊”),攻平壤北部,截斷清軍後路。還有就是日本的領導人日軍第五師團長陸軍中將野津道賢就布置了四路大軍。這就是這就是其中一路了。其他幾路是他親自率領主力沿大道指向平壤東南,從正麵進攻;野津道貫率兵5000渡大同江下遊,進攻平壤西南;陸軍少將立見尚文率兵2000渡大同江進攻平壤東北,稱“朔寧支隊”。
9月20日,四路日軍均已逼近平壤,元山支隊進至順安,切斷了清軍退往義州的後路。21日晨,元山、朔寧兩支隊一齊發起攻擊,攻占城北山頂清軍營壘數座。這時就來了這來了這份情報。
請求援兵了,趙興便帶著他的五營2000人去就救人。本來是2500人的,不過損失的人,到現在還沒有補起。現在不能不說趙興有先見之明,不,是以前看書的時候記得甲午戰爭的時候有平壤之戰的。就一開始將他這幾年在江南製造局生產的擲彈筒,一共有200個之多,還有很多彈藥,就是小日本在二戰的時候用的那種,電視上經常有的,這時世界上還沒有,就沒有專利什麼來著的。趙興見到左寶貴,這位大清名將。他要和趙興親自督隊爭奪軍營。趙興知道現在就是生死之戰,沒半點運氣和外掛什麼的。
趙興先看了看軍營的布局,知道外圍最重要,突襲什麼的就不用了,現在是爭分奪秒的,在晚上就要奪來,現在日本人的警惕很高的,現在就要日本人全副武裝的,等著趙興他們來奪軍營的。這裏是平壤的屏障和後路什麼來著,不能不要,一步錯,步步錯啊。
突破很重要的,趙興也用了大島義昌的辦法,就是集中優勢武器,來個集中突破,或是重點突破。果然這個辦法是搞突破的萬靈藥。再加上那個先進武器,就是製炮筒。這樣很容易就得了軍營,這樣一個軍醫個軍營的攻了起來。沒多久,就奪了三座軍營,準備奪第四個軍營,不過這是趙興明顯感到推進的速度在減慢的了。在第四個時候就更不用說了,日軍好像已經有辦法。就是不理趙興他們的防禦線,已經起不到突襲的目的了,日軍已經找到應對的辦法了。也是集中武器對付他們。
如果僅僅這樣,在趙興他們的也可以在絕對的火力之下,能突破和取到勝利。可是現在是日軍把幾個大隊的武器都集中起來一起對付他們。戰爭是很殘酷的,不能不說這個夜晚很慢的很黑的,一整夜都在爭鬥。趙興也在這夜不停的跑啊,衝啊,而且還被流彈打傷了手,還是左手,是傷上加傷,也許是上天看他不順眼了,就要他的左手受傷啊。
在那個時代男人不受傷就不是男人,更不是英雄。趙興帶著傷,他想休息,可是他知道現在是關鍵時刻,就帶著傷準備對日本最後的軍營攻擊,這裏指的是日軍的元山、朔寧兩支隊3000多人,現在還有1000多人,其他都見天照大神了。,都被趙興他們給送去的。不過趙興他們也損失很大,和日軍差不多了,也1000多人了,趙興他們也有千把人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