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那些鼓起勇氣的(1 / 3)

勸服希爾維斯特黃牛先生並不困難。找好角度,看準時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回到車上,布魯克林掏出一張紙,把希爾維斯特後麵畫了個勾,合上文件,隨手丟到後麵。

“下一個。”布魯克林閉目躺在座位上,喃喃道

“等到了機場叫我,我先睡會兒。”鮑勃沒有應聲,隻是默默地關閉導航語音提示,調整了一下空調溫度,將車速降了下來。

今天是周四,他們還有兩天時間,而名單上足足有一百多個名字,他們根本見不完。

在布魯克林到處遊說時,安東尼跟伯克也沒閑著。安東尼發動人脈,足不出戶,就拉攏了一大批表態支持他的人。

這次安東尼是下了血本,直接打出自己手中最大的一張牌。這張牌曾被布魯克林深深地忌憚過,事實證明,他的忌憚是正確的。

安東尼手裏的牌很好用,電話所到之處,人們紛紛表態支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僅是安東尼在履任法官期間拓展的人脈關係,還有他過往的表現。

哈佛失去了約翰·曼寧,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就要從剩下的三個候選人中選擇一個繼任者了。

伯克·福斯曼宛如先知一般,料事如神,計算精密,可他太激進,毫無人情味兒,這是在選議長,不是選腳皇。

安東尼·肯尼迪在大法官的位置上證明過自己的能力,這次入局也證明了自己的眼光。

布魯克林·李雖然是最正統的繼任者,可這裏是聯邦,正統沒有屁用,大家更看重現實,更計較得失。

布魯克林·李在紐約幹得不錯,但並沒有在更大的舞台上證明自己,而且他太年輕了。

最重要的是,布魯克林·李麵臨著大麻煩。大家組建哈佛議會是為了彼此依靠,分享資源,拓寬人脈,不是給自己惹一堆敵人。

伯克·福斯曼、安東尼·肯尼迪跟布魯克林·李也都知道這周末,約翰·曼寧的葬禮上將決定接下來幾十年裏誰才是哈佛的主人,他們不約而同地開始拉攏成員。

布魯克林·李沒有安東尼·肯尼迪那麼大名聲,他隻能用真誠與利益,親自上門去捆綁。

因此,當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在車上用礦泉水洗了把臉讓自己精神精神,然後整理著裝,按響門鈴時,卻得知人支持的是安東尼·肯尼迪時,他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

“科莫,不請我進去坐坐嗎?”布魯克林伸手抓住門框,不讓對方把門關上,微笑著道。

科莫·安德魯,一名正在接受審查,準備‘專職’成為法官的作家。他表現的很直白,在打開門看見布魯克林的第一時間就直接告訴布魯克林‘你來晚了,安東尼幫我,我會支持他’。

“不想。”科莫搖搖頭,卻也沒硬推,非要把門關上,他站在門縫處,堵住去路,道

“你現在麻煩纏身,布魯克林,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誤會你跟我有關聯。”科莫在接受審查,這是成為法官前必要的程序。

就算是總統就職後提名的人,也需要接受審查。而科莫參選的是州法官,並不需要等到總統就職時進行提名。

審查是個很富有意義的詞,審查內容自然也各有豐富的含義。就聯邦這個國度來講,如果審查範圍包括x交易,估計沒有哪個政府官員能過關,更不要提像東方那樣的道德審查了。

政客們的時間很寶貴,大家都很忙,打牌隻是一種精力宣泄,一種生理需求,跟吃飯拉屎沒什麼不同,能三分鍾解決戰鬥,政客們絕對不希望拖到五分鍾。

他們追求的不是質量,不是滿意度或者時長,他們在意的是問題解沒解決。

這才是重點。布魯克林覺得科莫這話說的就很有意思。他不想跟自己接觸,理由是自己麻煩纏身,容易造成誤會,安東尼則能幫助他。

這幾乎是在赤裸裸地告訴布魯克林,他擔心布魯克林會讓他的審查無法通過。

正常審查程序下,隻要不是太離譜,隻要沒有人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舉報,隻要不是存在特別誇張的黑點,審查都能通過。

科莫以前不是政府官員,審查相對會寬鬆一點。聯邦的審查又不存在道德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