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三年二月公元1129年。波濤洶湧的長江中,一個年輕人騎著一匹駿馬,在波浪中苦苦的掙紮。而此時,一位身穿青衫的年輕人正站在岸邊,小有興趣地看著江水中的一幕。
“騎馬渡江,宋朝人真是有趣。”青衫青年嘴裏嘀咕著,一臉的好奇之色,“一會你過來,倒要問問,為何不坐船,非要騎馬。”
青衫青年名叫趙陽,來自於公元1998年,是一名普通軍人。那一年長江流域發生了百年難遇的特大洪水,趙陽隨自己的部隊前往長江抗洪,被激流衝入洶湧的江水之中,卻不知道什麼原因,來到了南宋建炎二年秋。如今他已經在南宋待了有四個多月,雖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也基本上對當前的時局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今的神州大地正在被金國鐵騎以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境之勢攪得生靈塗炭。在趙陽的記憶裏,建炎三年二月金國完顏宗翰領兵突襲揚州,在前鋒距離揚州僅有幾十裏的時候,高宗趙構還在城裏與宮女作樂,忽然聽到金兵攻城的喊聲,急忙帶領少數護衛倉惶逃竄至瓜州渡渡江。因此,他是過來看熱鬧的。沒想到熱鬧沒看成,竟然看到一個人騎馬渡江。從小在長江邊長大的他,二十年了,也沒見過這等奇跡。
“嘿嘿!中國古時候真是啥事都有。”
由於距離太遠,波浪大,趙陽隻能看出來江水中的人騎在一匹馬上。至於那人長相如何?身穿什麼衣服,都無法分辨出來。
“不好!”趙陽驚呼一聲,原來是江水中水流過急,馬已經無力,眼看著騎馬之人在水中忽上忽下,危在旦夕。
沒有猶豫,趙陽脫掉青色長衫,跳入水中,奮力向水中騎馬之人遊去。當他遊到那人身邊的時候,那人已經脫離了無力的坐騎,正在沉入水中。伸手一抓,趙陽竟然抓住了那人身上的披風,在水中拖著他遊到岸邊。
到了岸上,趙陽這才發現自己救的是一個身披黃金鎧甲腰懸寶劍魁梧的年輕男人。把那人翻過身來,利用在軍隊裏學到的溺水救護法,不斷的擠壓該人的胸部,還對他進行人工呼吸救治。這一人工呼吸,他可就看清楚眼前人的麵孔,簡直是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隻不過是臉色發白,呼吸微弱。
“此人莫非是康王趙構,當今南宋皇帝?”趙陽想起了前幾日見到的一個垂死的老人。老人一見到他竟然拖著病重的身體下跪,口呼“萬歲!”。摸了摸自己的臉,口中呢喃道:“難道我真的和趙構長得一模一樣?”
老人是誰趙陽不知道,但老人卻給他講了北宋滅亡的真正原因。宋徽宗過分輕佻與荒唐,是導致家破國亡的真正原因。此刻的老人已經知道他並非是宋高宗趙構,但卻把他當成宋高宗,心中鬱悶已久的話不吐不快。
本來通過真宗簽訂“澶淵之盟”之後,北宋與遼國之間已經和平相處了一百一十九年。後來在遼國後院鬆花江上遊的金水河畔,崛起了一個女真族部落,叛離其宗主遼國而獨立,一年之後就建立了號稱“大金”的國家。於是,徽宗和蔡京、童貫、王黼等認為有機可乘,繞過遼國,從海上主動前去與金國聯係,聯合起來,腹背夾擊,搞垮遼國。希望由此收回當年石敬瑭割讓出去的燕雲十六州,完成朝代的夙願。於是,有了著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然而,事與願違。堂堂的天子大國,軍隊竟然不堪一擊。整個國家貪官汙吏橫行,人民動蕩不安,社會百孔千瘡,軍隊腐敗不堪,根本沒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承諾和夢想。
宣和四年四月十日公園1122年,當童貫率領十五萬大軍意氣風發地殺向邊關時,噩夢也就開始始終纏繞在帝國周圍。遼國人根本不買賬,竟然組織起一支不到兩萬人的部隊前來迎戰。這支被金國軍隊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遼國軍隊,居然如虎入羊群一般地闖入大宋帝國軍隊中大砍大殺,將數倍於己,由宋朝名將擔任前敵總指揮的兩路宋軍打得潰不成軍。自河北雄縣以南,任丘以北以及雄縣以西,直到保定、正定一帶,死屍枕藉,不可勝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