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的個別官員在背後耍些陰招,暗中使絆子,妄圖阻礙清查行動。
可靖王行事果敢,雷厲風行,但凡發現有嫌疑的官員,二話不說,一律先將其停職審查,絕不心慈手軟,姑息養奸。
在他這般鐵腕手段的整治之下,朝堂之上漸漸有了清明之象,官員們平日裏行事也愈發謹小慎微,再不敢肆意妄為,胡作非為。
然而,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
邊疆之地在馬家被抓捕後的第二日就傳來緊急軍報。
葛融山在馬家始終拉攏不了靖王時便已警醒,深知馬家難成大業,靠不住。
自那之後,他愈發頻繁地與敵國暗中書信往來,傳遞機密,妄圖借外力顛覆朝堂。
與此同時,他還在國內大肆招兵買馬,擴充軍備,野心勃勃地妄圖擁兵自重,與朝廷分庭抗禮,割據一方,攪得邊疆局勢風雲變幻,百姓人心惶惶。
消息傳入京城,朝堂震動,太子剛好在與眾皇子還有宋浩初商議邊疆之事,得知此消息,沒有絲毫猶豫,匆匆去覲見皇帝,在朝堂上向皇帝慷慨激昂地請纓出征平叛。
他麵色凝重,言辭懇切:“父皇,兒臣深知這一場仗關乎著國家的生死存亡,國運興衰全係於此,唯有徹底平定叛亂,才能護得天下蒼生的安寧,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兒臣願親率大軍,奔赴前線,蕩平賊寇,還我朝太平盛世。”皇帝凝視太子,微微點頭,眼中滿是對兒子的期許與信任。
宋浩初聽聞此事,亦熱血沸騰,向皇帝抱拳請命:“陛下,臣雖不才,但願為朝廷效犬馬之勞,隨太子殿下一同出征,剿滅叛軍,保我江山社稷安穩。”皇帝見眾臣如此忠心,心中欣慰,卻又有些猶豫,目光在眾人臉上緩緩掃過。
此時,五皇子也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沉聲道:“父皇,兒臣懇請出戰。葛融山狼子野心,此番叛亂蓄謀已久,兒臣對其頗為了解,且熟悉邊疆地形、敵軍習性,由兒臣掛帥,定能直擊要害,速戰速決,將損失減至最小。”皇帝聽後,陷入沉思。
朝堂之上,諸位大臣紛紛議論,各抒己見。有的支持太子,讚其果敢英勇;有的推舉五皇子,稱其謀略過人;亦有人覺得宋浩初忠心可嘉,可堪重任。最終,皇帝權衡利弊,大手一揮:“五皇子和宋浩初聽令,朕命你親率大軍,奔赴邊疆平叛,務必凱旋而歸!”五皇子領命,目光堅定:“兒臣遵旨,定不負父皇所望!”
“臣領命!”
五皇子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奔赴邊疆。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頂著狂風黃沙,踏過崎嶇山路,卻沒有一人有半分懈怠。
抵達戰場之後,五皇子不顧旅途勞頓,立刻登高遠眺,仔細觀察敵軍的兵力部署。
他智謀百出,巧用計謀,或趁著夜色深沉,率領精銳奇兵夜襲敵營,攪得敵軍軍心大亂;或提前在敵軍必經之路設下重重埋伏,圍困敵軍,斷其糧草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