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負手而立,臉上浮現思索之色。
“據史書記載,隋煬帝楊廣登基之後,大興土木、興修運河、加上連年征戰,激起民怨,這才最終導致百姓四處起義!”
“相傳,他還驕奢淫逸,揮金如土,導致國庫空虛,無力鎮壓四處叛亂,這才最終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聽到這,台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向一旁冷著臉的楊廣。
“不過……”
這時,葉秋忽然來了一個轉折。
“我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後世所傳的那些流言,也並非全都屬實。”
“準確來說,楊廣的做法沒錯,而且他做事的出發點,都是好為了江山,為了百姓!”
這話讓他麵前的楊廣臉色又是一變,不過看向葉秋的眼神卻是緩和了不少。
“他修建運河,是為了連接南北,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他遷都洛陽,是因為當時隋文帝定都的大興城,位處西北,水路不通,而洛陽位處中原,能更好的控製全國,讓全國得到更好的發展!”
“他連年征戰,是為開疆辟土,更是曆代君王的責任與夢想,更談不上過錯!”
“至於那最後一條,所謂的楊廣驕奢淫逸,罔顧人倫……這就是純純的抹黑了,根本就沒有任何史料能證明那些事兒。”
葉秋仔細列舉楊廣所謂的“罪證”,從性質上肯定了這些事的積極性。
而當他列舉到最後一件事時,群臣臉上莫不浮現古怪之色。
楊廣更是直接笑出聲來。
一點都不生氣。
帝王胸襟,怎會因為無中生有之事動怒。
“隻是可惜,楊廣太急了。”
葉秋又歎了一口氣!搖頭開口:“他太想改變隋朝了,太想建功立業了,以致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
聽到葉秋唏噓,楊廣臉上浮現一抹無奈,同時也沉思起來。
“無論是修運河,還是遷都洛陽,還是開疆辟土,這些都是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才能完成的豐功偉業。”
“可楊廣卻想在三五年內就全部做完,以當時的人力物力條件來看,確實是有些天方夜譚!”
“為此,他征調了百萬民夫,自然讓百姓對他十分憎恨,激起了民怨!”
“不過,操之過急,這一點的確是他的錯誤,但卻不是最致命的。”
葉秋徐徐說道,接下來才講重點。
楊廣神色一動,已經猜到他想講什麼。
科舉製!
“最致命的,是他對科舉製的大力推行和改進!”
“不看階層,不論血統,從底層平民中選拔人才,這徹底動搖了當時貴族集團的利益根基!”
葉秋一針見血,直指矛頭。
統治者與貴族集團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才是導致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至於史書上說的那些所謂暴行,跟這一點比起來,完全是大巫見小巫!
“世家大族,一直是曆代封建王朝的心頭之刺,無論王朝更替,他們都能延續上千年,底蘊深厚,每一朝都能位居高官!”
“而科舉製的施行,讓很多平民百姓得以為官,自然觸及了他們的利益,所以才聯合起來搗亂!”
“依我看,這才是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
葉秋肯定的點了點頭,做出了總結。
這一席話聽得楊廣點頭不止。
看向葉秋的眼神也變得熾熱起來,今天這一堂課,確實讓他收獲頗豐。
“不過……楊廣的確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導致隋朝二世而亡!”
突然,葉秋語氣一變,讓楊廣目光瞬間銳利起來。
先生都這樣說了,那這件事肯定很嚴重!
“是何過錯?”
語氣平淡,卻給人以磅礴壓力。
帝王本色,不威自怒。
“楊廣過度輕信宇文化及,讓其權傾朝野,最終發動政變,逼死了自己。”
。您提供大神顏控小夥的瞎眼五年,楊廣統一歐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