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世界霸主(大結局))(1 / 1)

時間轉瞬即逝,很快兩年的時間過去了,來到了1938年6月20號。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華夏帝國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牽頭成立了一個聯合組織,俗稱聯合國組織。

世界各國迫於華夏帝國的壓力,隻能加入聯合組織中,成為其中的一員,而那些不肯加入的國家,則被按上破壞和平的由頭,派兵前去鎮壓了。

聯合組織設有五個常駐理事國,分別是華夏、漢斯、聯邦、毛熊和英格蘭五個國家,其中聯邦、毛熊和英格蘭帝國,隻是拉進來湊數而已,實際上能說上話的,隻有華夏和漢斯兩個國家,而漢斯帝國又奉華夏帝國為大哥,所以聯合國組織,實際還是華夏帝國說了算。

自從華夏帝國兩年前,從聯邦帝國搬回來一堆工業設備後,華夏帝國就進入了飛速發展,很多繁榮的地方,都已全麵實現工業化,隻有少數偏遠的地區,還在積極改造中。

在李星辰的推動下,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提上了日程,該計劃優先發展沿海省份,充分發揮華夏帝國世界中心的優勢,利用其方便運輸的優點,打造出比肩西方國家的經濟大省。

在集中了全世界的資源下,一些沿海省份的財政收入,已然超過了一些西歐國家的財政收入,並開始反哺周圍省份,拉動他們的經濟發展。

而經過這兩年的發展,華夏帝國先後增加了,十幾座一線城市,特別羊城和申城,利用這段時間的發展,一躍成為超一線城市。

而這些省份最終也不負眾望,成為華夏帝國財政收入的扛把子,占據了全年收入的百分之65,占了全國一半的財政收入。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國內的DGP全年總額,從前兩年的一百多億華夏幣,增長到一千多億華夏幣,一躍成為全世界經濟第一的國家。

國內的DGP增長上去後,民眾的年收入也有所提高,從以前的年收入一百塊,提高到年收入一千多塊。

當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結束後,李星辰又接著推動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

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主要還是體現在民生方麵,在全國各地修建醫院、學校和養老院等,讓百姓免費上學、看病和養老,一切費用都由國家承擔。

至此華夏帝國成為全世界最向往的國家,無數外國人紛紛想要加入到華夏帝國,隻可惜每年隻有一千多個名額,隻有那些優越的人才和技術人員,才能成為華夏帝國的一份子。

緊接著李星辰又接著推動,第三個五年發展計劃,全麵提升民眾的幸福指數和發展科技創新。

最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國內民眾都使用上方便快捷的家電,家家戶戶有汽車,家家戶戶的存款達到一萬以上,真正實現了之前製定的發展計劃。

時間來到1951年,此時的李星辰已經41歲,在他的操作下,長子李曉昶也在這一年,隱姓埋名下到基層工作,隻為了讓他體驗一下,底層老百姓的不容易,讓他以後繼承他的位置,少走一些彎路。

第二子李曉羽,則進入華夏國防大學念書,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第三子李曉鑫則進入金融學院,學習金融管理,方便以後幫他大哥,掌管國家的財政。

而長女李曉雪則就讀外交學院,說是畢業後為父親分擔一些事情,讓李星辰不停地感歎道,這些年沒白疼她。

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華夏帝國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星霸主,在軍事方麵擁有十五支核動力航母艦隊,分散在世界各地,維持著秩序。

而華夏帝國也在世界各地修建軍事地基,數量達到一百多個,幾乎每個國家都修建有軍事基地,一旦發生戰爭,在一天時間裏,國內的軍隊就能達到戰場。

在經濟方麵華夏帝國也碾壓全世界,全年DGP就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讓其他國家望塵興歎,而華夏幣也成為全世界,公認流通的錢幣,在一些國家比他們本國的錢幣還好使。

在李星辰的統治之下,華夏人口也從之前的幾億人,突破到十幾億人口,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李星辰統治的時代,也成為經濟發展最快的時代,一躍超過了西方國家。

1961年,李星辰卸任了總長的位置,由長子李曉昶繼承,李星辰則跟著妻子到處遊山玩水,進入了養老模式。

在某一個山頂上,李星辰和戴琳雪依偎在一起看著日落,不遠處則有一些警衛人員,在周圍進行警戒。

“夫人你看,這黃昏多美啊!”

“是啊!就像我們曾經逝去的青春!”

夕陽下兩人側影相對,中間是一輪逐漸向著天際沉落的紅日,李星辰則抱著戴琳雪,懷念著以前相伴的時光......

本書完......

這本書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讀者朋友們這段時間的陪伴,是你們給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期待我們下一次的相逢,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