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傅家明和嫂子金楚楚生意做大後,曾經提過,讓傅家敏辭職算了,到家裏的早教中心去,做個負責人。
如果傅家敏不想當早教中心的管理者,不擅長和人打交道,也可以在家裏的工廠隨便安排一個閑職,每月領一份不菲的薪水。
但傅家敏拒絕了,“哥,嫂子,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我還是當我的小學老師,學生們離不開我。”
聽到傅家敏這麼說,傅家明和金楚楚也隻得作罷,畢竟,重點小學的老師也是一份穩定、體麵的工作。
將來女兒晴兒和兒子飛兒上小學,可以讓姑姑傅家敏在學校裏照應一下,反正現在的傅家明和金楚楚也“不差錢”了。
但金楚楚婆婆私底下,因為這件事,可沒少罵過傅家敏。
“你個死丫頭片子,你哥哥嫂子白給你錢,你都不要!”
“你說你這個賠錢貨,還能有什麼出息,每天就見不得人的往屋裏一躲!”
“市裏那麼大商場裏的早教中心,讓你去管,那每個月有多少錢?你嫂子承包給外人!”
“有那麼多錢讓外人賺,不如給你賺!給家裏攢著,你居然不去,你個賠錢的貨!”
傅家敏工作以後,每個月的工資,百分之八十五都被金楚楚婆婆要走,美其名曰,“我給你攢著”,其實都被金楚楚婆婆買成了自己名下的基金。金楚楚婆婆每個月隻給傅家敏留下一千五百元的零用錢。
“你一個小妮子,吃住都在家裏,一千五百塊錢還不夠用!”金楚楚婆婆會這麼說。
每當金楚楚婆婆對著傅家敏,這麼罵罵咧咧的時候,傅家敏隻能回到自己的小臥室。
雖然金楚楚婆婆,把母女二人住的拆遷小區回遷房,弄得像其他垃圾回收點一樣,傅家敏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傅家敏的臥室,還是非常清潔整齊的。
傅家敏的小臥室裏,擺著一張一米二寬的小木床,上麵鋪的淺藍色床單已經洗的發白,旁邊的書桌是傅家明用過的,上麵放著一個鐵皮紅罩子的台燈,對著床尾是一個不大的老式木頭衣櫃,還是對門鄰居搬家淘汰後,被金楚楚婆婆撿回家的。
傅家敏躲進自己的臥室,打開暖黃色的小台燈,把耳朵裏塞上耳機,耳機裏立刻傳來巴赫的音樂。
這是傅家敏唯一“對抗”金楚楚婆婆的方式,傅家敏任由金楚楚婆婆在外麵高聲叫罵,讓自己躲在狹小臥室的小床上,在昏黃的台燈光線籠罩下,沉浸在古典音樂裏。
巴赫,西方古典音樂之父,大師中的大師,宗教全能作家,世間流傳的巴赫音樂作品據說有1000首,巴赫把自己對宗教的虔誠、激情都融入到自己的樂曲中。
《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林林總總的樂曲中,雖然沒有一句歌詞,但充滿著一股向上,不屈的感情,充滿了對光明、對天堂的向往。
金楚楚婆婆那麼摳門,是不可能送傅家敏去上什麼音樂培訓機構的,那傅家敏是怎麼喜歡上西方古典音樂,喜歡上巴赫的呢?
是傅家敏上了師範後,師範院校要求每個師範生,至少要認識五線譜,至少要有基本的音樂素養,開了一門堂音樂素養課。
通過老師的介紹,傅家敏才知道了世間,還有巴赫這麼個音樂家族,還有j.s巴赫這樣的人。
傅家敏第一次在課堂上,從簡陋的錄音機裏,聽到老師放出的巴赫樂曲,渾身仿佛被電擊過了一樣,就像經常說的“醍醐灌頂”的感覺。
巴赫的音樂,好像一隻溫暖的大手,撫摸著傅家敏的頭,又像一位如山般穩重的父親,這位父親,知道傅家敏從小到大受的委屈,音樂聲整個裹挾著傅家敏,仿佛爸爸抱著幼小的女兒。
傅家敏,第一次,在巴赫的音樂聲中,體會到,被寵愛,被嗬護的感覺。
。您提供大神王者青瞳的離婚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