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元首(大結局)(1 / 3)

帝國曆八一一年八月初在第一次印第安納戰爭中被搞得灰頭士臉的新月盟瑞斯洋艦隊並不甘心失敗經過短暫休整後迅與印第安納艦隊為爭奪風波海及其鄰近海域的航線控製權展開了激烈鬥爭。收藏~頂*點*書城書友整~理提~供

風波海航線對印第安納中心三島而言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沒有大量的海上運輸他們就不能獲得周邊島嶼產出的各種原料和礦石在本土進行長期的戰爭準備所以印第安納元老院在軍事計劃中把奪取風波海的控製權作為最主要的任務之一。

而對新月盟來說尤其是南征愷撒以後印第安納群島已成為一個次要的戰區不可能向這裏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在印第安納群島的主要目的是破壞它的海洋運輸以斷絕其向愷撒的物資支援同時擾亂三島經濟。為此新月盟使用了大量潛艇和水麵艦艇無論航線重要或者次要防守嚴密還是薄弱更不考慮船上所運物資的性質一心追求消滅盡可能多的敵運輸船隻。一時間新月盟瑞斯洋艦隊成了印第安納人的噩夢每天十二個時辰不管刮風下雨打雷都守在航線上無間斷地進行破壞活動因此在風波海擊沉了大量運輸船隻致使三島的軍事經濟潛力遭到極其嚴重的損失。

雙方初期在風波海航線上作戰的兵力都比較少而且該戰區防禦薄弱瑞斯洋艦隊投入少量潛艇實施攻擊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八月下旬以後除潛艇和鐵甲巡洋艦外瑞斯洋艦隊司令部還派出了戰列艦。一個月裏共擊沉印第安納人的運輸船隻和作戰艦艇達十七萬蠻牛其中潛艇擊沉的占五成戰列艦擊沉的占三成鐵甲巡洋艦擊沉的占一成水雷炸沉的占半成。沉沒原因不明的占半成。瑞斯洋艦隊損失鐵甲巡洋艦二十二艘。

到了中期如夢初醒的印第安納艦隊開始集中主要力量對付瑞斯洋艦隊派出的騷擾戰船。截至九月底印第安納元老院為了對付活動於風波海的一一五艘新月盟艦艇大約使用了二七一艘艦艇。期間新月盟艦艇雖然主要依靠在兵力上造成局部優勢和改進兵力的使用方法擊沉了相當數量的運輸船但每艘艦艇的平均戰果卻隻有初期的四成。印第安納人損失的運輸船隻和作戰艦艇共約二十四萬蠻牛其中被潛艇擊沉的占八成而新月盟瑞斯洋艦隊損失鐵甲巡洋艦七十八艘。

後期戰爭出現了根本轉折。在風波海戰場上印第安納艦隊累遭慘敗。究其原因是從十月開始南疆袍哥洲造船廠為滿足海戰需要卯足勁兒造出了五十七艘“海狼”2型潛艇一舉摧毀了印第安納艦隊設在龍灣的重要基地並偷襲各大港口將敵軍艦艇封鎖在裏麵使印第安納人艦艇的作戰效果顯著下降損失急劇上升。

十月份瑞斯洋艦隊擊沉印第安納人的船隻共三十九萬蠻牛。其中潛艇擊沉的占七成。自己損失鐵甲巡洋艦僅三十艘。隨後再無大型會戰隻有零星戰鬥。

到了十一月中旬風波海航線爭奪戰以新月盟的輝煌勝利圓滿結束。在整個戰爭期間。印第安納人被瑞斯洋艦隊擊沉的船隻約為九十三萬蠻牛其中被潛艇擊沉的占七成被戰列艦擊沉的占一成被水雷炸沉的占半成被鐵甲巡洋艦擊沉的占一成沉沒原因不明的占半成。瑞斯洋艦隊損失鐵甲巡洋艦一四四艘。

帝國曆八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新月盟正式動了第二次印第安納戰爭先於布萊拉島進行登6戰役代號“活火山”。戰役目的是奪取通往中心三島的跳板為以後入侵印第安納本土創造有利條件。

布萊拉島為風波海東北方第一大島。位於印第安納本土和高唐帝國乾羅島之間西南距臘杜馬島約三四〇海裏南北長二一〇裏寬六至六十裏麵積約一一七六方裏;北部多山地勢險峻;南部多丘陵和天然洞窟。該島及其附近列島有港灣十餘處是印第安納本土的北部屏障。新月盟最高統帥部在瑞斯洋艦隊奪得風波海航線控製權後為建立進攻印第安納本土的基地決定攻占布萊拉島。

印第安納元老院認為守住布萊拉島非常重要決心集中力量布防此地。伺機摧毀新月盟登6部隊主力為本土決戰爭取時間和優勢。

在第二次印第安納戰爭開始後地三天裏布萊拉島駐軍不到六千人。隨著新月聯軍的推進十一月十四日印第安納元老院調來了新編第二十六軍軍長為黑族名將泰瑞·古德坎主力部隊共五萬人。泰瑞·古德坎還有一個騎兵聯隊、二十七輛重型裝甲戰車、二十四門“屠夫”式前裝滑膛火炮以及兩個步兵聯隊、各種後勤部隊與積極要求參戰的民兵部隊。為了集中兵力臨時又將一五〇〇〇多人的海軍部隊改組為步兵部隊這樣守軍人數共達十萬人。

海上粉碎新月聯軍入侵由印第安納聯合艦隊第三艦隊執行主要擔負抗登6支援與掩護任務。布萊拉島及其鄰近島嶼配有一個海軍艦艇大隊若幹人操魚雷和近二一〇〇艘由敢死隊員駕駛的自殺艇。島上抗登6防禦相當薄弱重點在布萊拉島南部築有頁撒、法袞、皓班等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都依托丘陵地形組成多層堅固防禦陣地縱深為十六裏。

新月聯軍參加布萊拉島戰役的兵力有:瑞斯洋第三艦隊(注:原七海第三分艦隊司令為安樂溪)、高唐帝國南方艦隊(注:司令為龍之息)、一個海上後勤支援艦隊。共投入戰鬥艦艇、登6船隻、運輸船隻、輔助船隻七百多艘其中包括一艘戰列巡洋艦、四十二艘鐵甲巡洋艦一六〇多艘驅逐艦和護衛艦還有展開在印第安納各大港口附近的五十九艘潛艇。擔任登6任務的是海軍6戰隊七個師約二十一萬人其中三個師為預備隊。

“活火山”計劃規定先摧毀布萊拉島的防禦配係占領其附近島嶼。主力預計在布萊拉島西南部彗瑪郡十八裏正麵登6任務是奪取登6場和兩個敵軍港口。然後向島的東部、北部和南部三個方向同時起進攻。

十一月十一日新月盟的海軍采取預先行動瑞斯洋第三艦隊對布萊拉島及其附近島嶼實施突擊摧毀了部分港口和島上暴露的防禦設施消滅了敵軍近海攻擊艇隊。隨後海軍6戰隊第七師在布萊拉島西麵的紐葉列島登6取得了艦船停泊場和後勤補給基地。

十五日黎明開始對布萊拉島實施強大的直接艦炮火力準備後海軍6戰隊第一、二、三、四師在彗瑪郡南北十八裏地段登6期間幾乎未遭敵軍抵抗。天黑前已有六萬人、大批坦克和火炮上6。登6部隊占領一個正麵寬二十八裏、縱深十裏、包括兩個港口在內的登6場。

十六日中午海軍6戰隊占領布萊拉島中部地區將該島攔腰切斷並開始向北部和南部主陣地展進攻。至此登6任務已告完成。由於自殺艇幾乎全部被瑞斯洋第三艦隊消滅或在港口被俘獲印第安納第三艦隊對新月聯軍登6已無力進行抵抗。他們派到布萊拉的六十五艘巡洋艦毫無戰果都被擊沉。由八艘巡洋艦、四十艘驅逐艦和七十二艘護衛艦組成的一支增援艦隊企圖前往登6地域對登6兵力實施突擊結果也遭到失敗除四艘驅逐艦外其餘艦隻均被擊沉。但印第安納艦隊也使新月盟的海軍遭到巨大損失。印第安納元老院在臘杜馬島集中了一九〇〇艘自殺艇光對新月盟艦船的大規模攻擊就有十次。印第安納海軍在整個布萊拉島戰役中總共出動五五〇〇艘自殺艇瘋狂肆虐。

不過這雖取得一定戰果但對整個戰局未產生重大影響。新月盟海軍6戰隊第一師和第二師向布萊拉北部順利推進至十九日占領該島北半部第三師和第四師向南進攻遭敵軍頑強抵抗進展緩慢二十三日才突破頁撒防線。爾後新月聯軍統帥部調整部署海軍6戰隊第五師、第六師投入南線作戰。二十五日趁敵軍動總反擊失利被迫收縮陣地的機會他們成功楔入主要防禦地帶。二十六日敵軍主要支撐陣地法袞、皓班均被攻克。此後新月聯軍的進攻度加快。二十七日海軍6戰隊第七師在頁撒海岸登6敵軍很快停止了有組織的抵抗。二十八日新月聯軍突破敵軍南部防線。次日淩晨印第安納第二十六軍軍長泰瑞·古德坎自殺戰役結束。

斯役新月盟在布萊拉島戰役中傷亡五萬人非戰鬥減員三萬人;印第安納傷亡十萬多人被俘七八〇〇人島上居民傷亡約十萬人。

布萊拉島戰役是新月聯軍在第二次印第安納戰爭中的第一次登6戰役。這次戰役的主要成果是奪取了通往印第安納本土的有利戰略陣地。

從投入的兵力數量上看盡管新月聯軍占壓倒優勢選擇了有利的登6地段仍用了十九天左右的時間才拿下這個由孤立無援的守備部隊防守的島嶼。不過新月聯軍在這次登6戰役中顯示出了應有的水平戰術靈活精擅夜戰、近戰和攻堅戰及時進行海上迂回。印第安納軍隊則善於利用坑道和反斜麵陣地抵消新月聯軍火力優勢以近戰火力和小分隊夜間出擊進行頑強抵抗。但是印第安納元老院為了支援自己的6軍采取以敢死隊自殺艇為主來粉碎敵方登6兵力和海軍艦隊的決策是錯誤的因為這些敢死隊員訓練質量太差技術兵器太陳舊6海軍未能密切協同且放棄了殲敵於水際灘頭的機會。

自從新月聯軍攻占布萊拉島及其附近島嶼後就開始建立海軍基地出動戰列艦和新式重型巡洋艦轟炸印第安納中心三島沿岸地區。但布萊拉島距印第安納本土東海岸最近三四〇海裏最遠一五〇〇海裏海軍艦艇進行補給仍受極大限製揮戰力僅為三成而且往返航程中經常會受到敵人襲擊隻能在九百海裏半徑內實施騷擾性轟炸效果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