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爺家告辭離開後,王平安一邊閑逛一邊回憶著適合合作的酒家。
要說最熟悉的那肯定就是正陽門下的小酒館了,不過就這麼冒然的去談合作肯定是不行的,還是得先打探清楚情況。
王平安順著街道的轉角一個拐彎就走向了正陽門方向,現在他也閑著沒事兒,不如腿著去。
雖說現如今百廢待興,可是作為全國中心的四九城早就恢複了活力。
尤其是現在還沒有那麼多的限製,正值鼓勵經濟發展的階段,可以沿街叫賣聲不絕,各式各樣的小吃攤子滿滿當當的。
沒走幾步路,王平安就被勾的有些走不動道了,都出來一趟了,不順帶著吃吃喝喝還等什麼呢。
“夥計,來倆驢肉火燒,料擱足了,多的我額外算錢給你啊。”
王平安眼見有一賣驢肉火燒的鋪子,店員現場製作,所有的材料清晰可見。
就憑他的廚藝一眼就看出來這家很實在,肉很新鮮,佐料也不含糊。
風一吹一股子鮮香味兒直往鼻子裏鑽,好吃的了不得了。
“得嘞,兩個驢肉火燒,要加肉的~”夥計招呼一聲,手裏的動作卻不慢。
不一會兒東西就做好了。
“來了,爺您要的驢肉火燒來咯,您瞧瞧肉都給您加的滿滿的。”
王平安接過一看,真是加了不少啊,簡直可以說是在驢肉裏麵加了些火燒了。
痛快的付了賬,王平安左右手各拿一個,左邊一口右邊一口吃的是不亦樂乎。
看得不遠處的小孩都快饞哭了,哭著喊著要媽媽也幫他買。
“這孩子咋這麼不聽話呢,給你買倆燒餅得了,真是慣壞了你了。”
“不嘛,我就要帥叔叔手裏的那種。”
小孩兒話音剛落,王平安就感覺到他母親的眼光落到了自己身上。
這就弄得自己很尷尬,這大街上就我一個帥哥嗎?前麵那個叫讀者的,後麵那個叫觀眾的,哪個不比我帥氣10倍。
幹嘛就盯著自己呢?普通的王平安自顧自的嚼著驢肉火燒,幾口就把一個下了肚。
轉過頭又開始尋找喝的,四九城一般都是這規矩,如果有個地方賣吃的紮堆兒,不遠處必然有賣喝的。
“我看看,這什麼味兒啊,正兒八經的老北京豆汁兒,還是算了吧,過幾天我下定了決心再說。”
王平安很快就路過了賣豆汁的攤位,眼瞧著竟然還有不少人在喝,看來是真喜歡這個味道。
看來這東西還是有些門道的,有機會還真得嚐試嚐試。
王平安有這樣一個想法,那就是盡可能多的嚐試各種美食,然後記住他們的味道,通過自己的滿級廚藝複刻出來。
有些小吃可能都不如自己做的好吃,但是每個人做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這是人家的特色,也是時代的回憶。
時間這個東西太不講理了,很多經典的老字號傳到了後世,早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甚至不少小有名氣的鋪子直接失傳,這隻是曆史中毫不起眼的一個小水珠,連個浪花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