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曰:“原來是普淨道長,雲長在此,感謝道長,昔日如不是道長相救,雲長之命早休矣。今日不幸某遇害,還望首長指點迷津。”
普淨曰:“雲長不知昔日斬顏良、文醜、五關六將等眾人的人頭,他們向誰要呀。”
雲長聽罷猛然醒悟,立刻化作一縷清煙,消失在玉泉山。據說,關羽消失後,經常出現在玉泉山,保護這裏的百姓。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玉泉山建立廟宇,紀念關羽。又據說,後人稱關羽為門神,總而言之,有很多種傳說,在此,就不一一道來。
關羽死後,孫權非常高興,隨大擺宴席,大擺慶功宴。孫權拉著呂蒙的手,曰:“我久不得荊州,至今日才得,此功全靠呂蒙,呂子明之功也。世人都說周郎才華蓋世,結果去活活被氣死,然而周郎死後,說魯子敬有才,而魯子敬卻白白把荊州借與劉備,遲遲歸還。如今我重用呂蒙,呂蒙卻把荊州九郡全然送到我麵前。”孫權把取得的功勞全部都歸於呂蒙。其實取得荊州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那便是陸遜。他們全然把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忘記了。他們一味的沉浸在喜悅也痛苦之中。正因為,他們把這個書生忘記了,這個書生才有機會再次出山,保住了江東。殺退劉備。
孫權言畢,又親自為呂蒙倒酒,然後酒過半巡,呂蒙突然大罵孫權,曰:“碧眼小兒,你們這些江東鼠輩,還認識我嗎?”眾人見呂蒙的如此舉動,個個大驚,不知道如何是好。然而呂蒙邊罵,邊坐在孫權的位置上,眼睛瞪得圓圓的,曰:“我自關雲長,自從破黃布起義後,戰功無數,如今卻中爾等奸計,大敗於麥城,死在你這個碧眼小兒之手。如今我托呂蒙之身,欲取爾等之首級。”呂蒙罵完,口吐鮮血,倒地而亡。孫權見之大驚,急忙率眾將跪下來,並下令為關羽建廟。呂蒙死後,孫權厚葬之,並讓他的兒子繼承其位。
這時張昭對孫權曰:“主公,今日乘一時之快斬殺關羽父子兩人,現又在這裏大擺宴席,一點也不顧及江東之危難。”
孫權曰:“我們江東有什麼危難,關羽父子已死,荊州九郡盡數收複,有何危難。”
張昭曰:“主公隻知道收複了荊州九郡,卻不知道江東的急難,這是何故。難道主公不知道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嗎?倘若他日,劉備若知道,關羽父子死於主公之手,劉備難道不會為此兄弟報仇嗎?現在劉備又得兩川,文有軍師諸葛亮,武有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等人。”
孫權聽罷,大吃一驚,垂胸頓足,曰:“左鹹誤我也,先生,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張昭曰:“主公勿慌,我自有妙計。”
孫權曰:“不知先生有何妙計。”
張昭曰:“避免曹與劉備合作共同攻江東,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關羽的首級獻於曹,再寫一封書信與之,以嫁禍曹。”
孫權曰:“如此甚好。”孫權遂派收拾好關羽的首級,裝進木匣,星夜送往成都。
卻說,劉備在成都做一怪夢,夢見關羽,衷泣請求劉備為其報仇,半夜驚醒,忙起床喚軍師諸葛亮,前來問明原由。諸葛亮曰:“此乃大王思念關將軍之故,不必驚凝。關將軍乃世之英豪,前者關興還來報,大敗於禁,水淹七軍之事。”話未說完,馬良和伊籍至,見劉備,兩人泣曰:“大王,荊州失守,關將軍危在旦夕,還忘大王,速速派救兵,前住增援。”劉備聽言,大驚,急忙令左右,下令百萬大軍星夜前往增援,可是劉備話未畢,廖化至,跪在劉備麵前,據實相報,泣曰:“大王,大王。關將軍兵敗,現困於麥城,危在旦夕。”
劉備大驚曰:“劉封,孟達兩人不是在上庸嗎,他們兩人離麥城最近了,為何不叫他們兩個前去。”
廖化泣曰:“我前往上庸時,劉封和孟達兩人不願前往救關將軍。百般托詞,臣無奈,隻好星夜前往成都,請大王,速速派救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