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 四方聖獸(1 / 2)

我驚異的看著這些整齊跪拜在地的幹屍楞在了原地,直到紮木吉兩人激動的聲音傳出我才緩過神來,咽了口吐沫,道:“我們還是快點離開這裏,萬一那個殘卷裏記載的不準確,這些幹屍再次突然襲擊我們怎麼辦!”說完率先向前走去。

而這時候紮薩爾與紮木吉顯然還沒有緩過神來,我從紮薩爾身前走過的時候,隻聽他正自言自語的道:“真的是王上,連我們祖宗的機關都承認了他是王上,我竟然能和王上待在一起,這是無上的榮耀啊!”

我搖頭無語,這個紮薩爾似乎已經陷入了癲狂的狀態,而紮木吉就要相對好一些,隻見她對著我一笑,隨後身子微微下彎,對著我行了一個禮,道:“奴家參見王上!”

我聞言一陣頭大,便加快了腳步,向陽陣外走去。

這座大廳很大,我估摸著得有近萬平方米,而這麼大的大廳內竟然擺滿了男性幹屍,看後還真是叫人頭皮發麻。

然而,此時這些幹屍竟然全部跪拜在地上,場麵說不出的詭異。

紮薩爾此時已經恢複了情緒,便見他跟在我的身後,對著我道:“王上,這是您的武器。”紮薩爾竟然雙手將我的槍械呈上,我微微有些錯愕,隨即搖頭笑了笑,便接過了機槍。

整座大廳是呈正方形的,而在我們幾人的對麵,便有一道非常巨大的石門,那道石門很大,比我之前見到的任何一道石門都要大,足足能有近百米高,上麵附著一層密密麻麻的乳白色物質,所以石門十分顯眼。

“這就是最後一道石門嗎?”我轉頭問紮木吉。

紮木吉點了點頭,道:“是的,這道石門太大了,需要的血量很大,不知道我們幾人的鮮血能不能打開它。”

“一定能,王上已經回來了,這道塵封了上萬年的石門肯定會被打開的。而我們的部落,也終究會跟著王上的腳步,回歸母親的懷抱。”紮薩爾在後麵神情激動的道。

我沒有理會紮薩爾的話語,徑直向前走去。

我們幾人在無窮無盡的幹屍群中前進,而這些幹屍竟然就那麼安靜的跪拜在那裏,沒有任何異動,我不禁疑惑,如果紮木吉與紮薩爾所說的是真的,那麼那些古人是如何做到這些的?他們是如何讓這些沒有任何思想的幹屍知道是他們的王上回來了?

我將我的疑惑說給了紮薩爾與紮木吉兩人聽,兩人聞言也是一陣搖頭,過了一會,紮薩爾才道:“也許與您高貴的血統有關,又或許與聖明之劍有關,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您真的是我們的王上,您終於回來了。”

我暗暗無語,這個紮薩爾一口一個王上,一口一個王上,我腦袋都大了。我沒搭理這個老家夥,而是提起了手中的聖明之劍查看了一番,隨後就想到:“難道是磁場?”

我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那些古人在鍛造這把聖明之劍的時候,選材肯定是極其特殊,裏麵肯定包含了一些特殊的物質,而這種物質正可以影響到這裏的機關,就好像是磁場感應一樣。隻是,如果古人真的做到了這一點,那麼他們的智慧也太可怕了,如果他們全部從古代穿越到現在,看到我們現在的科技,會不會發現,原來經曆了千百年,我們依然還在原地踏步?

此時,我們幾人已經走到了大廳的中央處,這時候我就發現,在中央處,竟然有一個地方是沒有幹屍的。我見狀之後便感覺這裏似乎有些不對勁,這裏的每一處都有著密集的幹屍,如果有一個地方沒有幹屍,那麼這裏肯定有異常。

果然,在我們幾人全部走到那處空地之後,突然就聽到‘哢’的一聲傳出,那聲音就好像是有什麼東西從卡簧裏彈了出來,隨後便看到中央的空地處,竟然有一個圓形的羅盤慢慢升起。

這是一個石柱,石柱的上麵被打磨成了一個羅盤,這個羅盤的整體麵具很大,足有飯桌那麼大。而羅盤的上麵刻畫著一個巨大的兩儀八卦,在這個羅盤冉冉升起之後,立馬就有一股古樸的氣息慢慢傳出,那巨大的八卦上,似乎也流露出了一股道法自然的氣息。隻不過這種東西太過於玄幻,我們幾人都沒有在意。

此時,我們幾人的目光全部放在了那八卦兩側的兩個小點上,在八卦中,那兩個小點本應該是黑色的,然而,這裏的這個八卦兩邊的小點卻是純白色的,在火光的照耀下,還閃爍著乳白色的光暈。

這個巨大的羅盤升到一米左右之後就停止了上升的勢頭,當羅盤停止上升之後,我就聽到羅盤隻上傳出了‘哢嚓’一聲,隨後便見那兩個散發著乳白色光暈的小點竟然慢慢升起,然而,當它們升起之後,我們幾人立馬就屏住了呼吸,因為我發現,這兩個小點,竟然是兩個寶盒。

這兩個寶盒依然是和紮木吉手中的兩個寶盒一樣的材質,隻不過上麵刻畫的圖案有所差異,便見其中一個寶盒之上刻畫的是一頭龍,和一隻鳳凰。而另外一隻寶盒上刻畫的竟是一隻玄武,和一頭麒麟。

“是四方聖獸,這上麵刻畫的是傳說中一直守護著神族王上的四方聖獸。傳說中,神族的王上有四個守護神,其中一個是一條天龍,可駕雲降雨,為王上驅除炎熱。另外一條是一隻彩鳳,可展翅遨遊九天,它可以噴吐火焰,當王上寒冷時,可降下溫暖。還有一個是一隻玄武,傳說它幻化成了王上的王座,鞏固神族根基。而最後一個,便是一隻麒麟,傳說之中,這隻麒麟是王上的坐騎,每次王上帶兵出征,都會騎著這頭麒麟,而這隻麒麟更是會在戰場上保佑王上的平安!”紮薩爾指著這兩個寶盒,語調激動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