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越境的傳教士(1 / 2)

當旭日東升,奧尼鎮居民起來後,聽見了這邊的異動,過來一看,便瞬間驚恐、哭喊、四散奔逃了!

瞧他們這模樣,不知情的,還以為殺死捕奴武士的宋國凶手們,就在現場呢。

當然,他們應該驚恐,甚至,應該更加驚恐。

因為,他們之後,便會知道,大宋的報複,這才隻是剛剛開始。

除了李雲絕的星上屋隊伍,其他的大宋高手,還有邊軍中的精銳,也都組成了精悍的小股突擊隊,跟珈蘭的捕奴隊,針鋒相對,重點打擊。

當然所有人中,還屬李雲絕這一路,戰果最豐碩、最具有威懾力。

畢竟,他這小隊,異人迭出,兵種齊全,非常團結,再加上他這個領頭的,不僅能打,還智狡如狐,怎麼會不戰果卓著?

以至於,這一番迎頭痛擊潮中,李雲絕的星上屋隊伍,在珈蘭也出了名,他本人也被珈蘭的軍民,稱為“宋國的奎茲”——

李雲絕就很不爽,覺得這稱呼,太晦氣、太不吉利了!

他認為,這是珈蘭人的報複!

也不管出於真心、還是出於報複,總之,以“宋國的奎茲”為首的這波迎頭痛擊,讓珈蘭教廷主使的捕奴潮,就此消退了。

無論一線的捕奴隊,還是在他們背後支持的珈蘭高位者,通過此事,都明白了,東方的大宋,底蘊深厚,即使南疆,就算焦頭爛額,也不是他們可以隨便輕侮的。

想削弱宋國,急功近利是不行的,得奉行“長期主義”,做點不斷侵攻、暗中消磨的事情了。

所以,“按下葫蘆浮起瓢”,珈蘭的捕奴運動消停了,但光明教廷侵入宋國邊疆、進行傳教的活動,卻變得更加猖獗了。

相比捕奴,傳教更屬於光明神教的核心事務,珈蘭教廷顯然更上心。

一支支的傳教士小分隊,秘密穿越兩國邊境,專找那些大宋皇權很難觸及的邊緣鄉鎮,進行傳教。

畢竟到敵國傳教,這些傳教小隊,不僅有隨行的護教軍,領頭的傳教士,所謂的傳教士隊長,還都魔法高深,具備不菲的戰力。

並且,作為專門對宋國的滲透傳教,這些傳教士隊長,還會用秘術操控一種叫“白毛馬鬃牛”的怪獸,隨隊而行。

他們號稱這是光明神教的護教聖獸,對宋國民眾宣稱,他們的傳教都有聖獸保護。

這一點就讓他們,顯得比其他什麼雲遊化緣的和尚道士,更為高端,更容易欺騙底層的民眾。

當然,鬃毛雪白的所謂聖獸,不僅被用來引誘,還有著威逼的一麵。

一旦宋國的老百姓不配合、不信教,這些有著馭獸師之能的傳教士,便放縱聖獸,蹂躪莊稼田禾,衝撞村子裏的佛龕土地廟,甚至還會直接衝擊老百姓住的茅草屋。

這所謂的聖獸,身形巨大,馬鬃牛身,一身雪白鬃毛,頭上雙角向後回旋彎曲,雖然沒有刺傷的能力,但衝撞起來,這朝後回旋的堅硬牛角,卻是最好的衝撞器。

所以,傳教小隊們選隨隊“聖獸”,還真會選啊。

這一天,大宋西域邊陲小城,肅西縣,縣衙前的小廣場上,站滿了人。

不是縣官召集的。

事實上,自一個多月前,本縣的沈縣令外出意外身亡後,大宋朝廷還沒來得及派新的縣官。

肅西縣的事務,現在由縣丞袁弘打理。

這種情況下,臨時代理的袁縣丞,自不會無事生非的。

今日大太陽天底下,縣衙前聚集這麼多人,沒別的原因,是珈蘭人的傳教小隊來了。

傳教小隊的教士和護教軍,半誘惑、半強迫地將縣城百姓,聚集到縣衙前來。

珈蘭人,公然在縣衙前傳教,這做法太囂張,換到中原、江南地方,肯定不行,縣衙裏早就衝出一隊兵丁,趕的趕、抓的抓。

可誰叫這裏是皇權薄弱的偏僻小縣呢?

力量不足就不說了,還趕巧沒有真正的主官。

而這支傳教小隊,名聲在外,看架勢也不好惹,所以這時候,無論袁縣丞,還是那幾個老弱病殘的衙役,全都縮著頭,躲在縣衙裏不出來,對門前廣場發生的一切,隻當沒看見。

這樣看起來屈辱、沒骨氣,但其實,也不太能怪他們,力量對比太懸殊,衝出來,看似維持了官家體麵,但之後被珈蘭人打得非死即殘,反而更損朝廷顏麵。

這種選擇,沒骨氣,是肯定的,但邊陲之地,自有其不同於王朝核心統治地帶的運行規則。

今天這支囂張的傳教隊伍,為首的傳教士隊長,叫“卡萊”。

卡萊有點類似那位奎茲,正是這段時間,風頭最盛、最囂張的傳教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