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大早,李雲絕便穿上道袍,下山進汴梁城了。
這次他毫不閑逛逗留,徑直奔往內城天漢橋一帶的宋記滅妖牙行。
這個全名叫“宋記滅妖互市牙行”的鋪子,位於汴梁城最繁華的地方,正處在內城南北禦街和東西大街交彙的地方;沿西大街,往西才走二十來步,就到了。
宋記牙行的斜對麵,就是汴河上的天漢橋。
天漢橋又名州橋,氣勢十分恢宏,寬廣的河麵上,天漢橋柱全由上好青石築成,橋欄杆的石梁石筍上,也都雕刻著精美的鳥獸雲紋圖案。
靠近天漢橋的兩邊河岸,也都不惜工本地築成直立堅硬石壁,上麵雕刻著同樣精美的紋樣,細看有海馬、水獸出沒於波濤雲路之中,氣勢雄麗不凡,倒是呼應了橋之“天漢”之名。
因為天漢橋正處在南北向禦街和東西向汴河的交叉口,所以這橋也是帝王將相車馬必經之路。
正因如此,它和汴河上另一座虹橋不同。
虹橋一根橋柱也沒有,宛若一道飛虹憑空橫跨汴河兩岸,十分美觀;但天漢橋下,卻是密排石柱,並不一味取巧求美。
道理很容易想得通,因為是皇家要道,它就並不以便利河道通航為第一要務,而是要確保橋麵行走承重的安全。
天漢橋地處要道,又特能承重,於是橋麵兩邊,白天黑夜全都擠滿了擺攤的商販。
他們有賣雜貨的,也有賣飲食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嘈雜。
這在其他朝代,幾乎不能想象。
這大宋,確實特別,流行與民同樂,因此除非帝王或者權相出行,才會淨禦街、才會清橋麵,一般權貴公卿通行時,天漢橋兩邊,商販叫賣如故,不撲上來跟高官推銷肉包、草鞋,就算他們十分克製!
正因如此,這內城禦街上的天漢橋夜市,可比外城龍津橋的夜市,還要繁華熱鬧好幾倍。
說到這裏就知道了,能在天漢橋斜對麵開店,這宋記牙行的實力,絕不是一般牙行能及。
所以它和別家不同,任何人在他家門口公告牌上,張貼生意告示,全都免費,非常大氣。
隻有去宋記牙行裏麵,正式發布單子,牙行才會收牙人費,大約是酬金的一成左右。
當然這種都是大單,李雲絕想也不要想,他今天直奔這裏來,衝的就是宋記牙行的免費公告牌。
宋記免費公告牌,豎在牙行西南角的一棵大槐樹下。
它寬約七尺,豎約三尺,委實長大,由四根細圓木樁,穩穩地支在大槐樹下。
公告牌的木板,還是檀木材質,顯然有了年頭,光滑斑駁。
它頂部的正中間,用陰文刻了三個大字:“公告牌。”
字裏麵原本嵌著青綠漆泥,現在已經大部分脫落了。
公告牌的大部分地方,都被貼了告示,但並不顯得雜亂。
公告牌頂上的大槐樹,也很有年頭,樹冠亭亭如蓋,正好像一把天然的大傘,給公告牌遮陽擋雨。
公告牌自己的上邊沿,也有一條遮雨簷,徑深兩三寸,也能幫公告牌遮陽擋雨。
此季正是春分時節,大槐樹開滿了淡黃色的小花,一串串地垂在綠葉之間。明亮的陽光一照,槐花變得半透明,如同一串串明麗的黃色碎玉。
溫煦的陽光,也仿佛激發了花香,清新的香味變得濃鬱,還有些甜絲絲,引來更多的蜜蜂,在花葉間嗡嗡地飛舞。
偶爾幾隻漂亮的鳳蝶飛過來,舞姿翩躚悠然,和忙碌的蜜蜂身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倒也別有一種情趣。
春日的陽光自槐樹枝葉間透下,光影斑駁,讓舞動的蜜蜂和蝴蝶,穿梭於光明與幽暗之間。
這樣的春日小景,優雅生動,但李雲絕無心賞看,隻關心自己的生意。
當他來牙行時,正是一天中街市最繁忙的時候,牙行門口人來人往,進進出出。
李雲絕徑直湊近公告牌前,找地方貼自己寫好的告示。
他好不容易在右下方邊角處,找到一處空白地方,便趕緊把白紙黑字的告示,用漿糊刷了,貼上去。
貼好後,李雲絕一邊吸吮著手指上沾著的麵粉漿糊,一邊欣賞自己的書法文案:
“城東清涼山
星上屋滅妖高手一名
承接驅鬼辟邪捉妖壓驚事宜
新店開張,價格優惠,童叟無欺
宋記公告牌旁尋人詳洽,常年有效”
“嘿嘿,這字兒,寫得真不賴!”
李雲絕搖頭晃腦欣賞一番,便蹲到公告牌旁邊,袖著手,等待有人來“詳洽”。
這一等,便是一個多時辰過去了。
等待時,李雲絕看著進出牙行的人,看到那些明顯是來承接任務的劍客法師,便充滿了羨慕。
和他畏畏縮縮不同,這些人走進走出時,都昂首挺胸,器宇軒昂,一看精氣神,就和這年代大多數平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