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從有記憶起,李濤就被他爹李建設揪著耳朵的說一定要對對麵的那個叫張聲的黃毛丫頭好!一定一定不能欺負她!
一歲的時候,他帶著兩泡熱淚看著張聲搶了自己香甜的煉乳;
三歲的時候,他頂著周圍小朋友的嘲笑放棄了小汽車而和張聲玩洋娃娃;
五歲的時候,他拉著同班的張聲一起從幼兒園走回家;
七歲的時候,同樣上一年級的李濤要監督同坐張聲寫作業……
等到十一歲,李濤知道反抗了,開始不理會張聲,可是沒過多久,就被自己的老子李建設抽了一耳光:“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憑什麼不和人家張聲玩!”
李濤異常委屈:“班裏同學都說我們倆是娃娃親!”
李建設哭笑不得:“你們這些小破孩,什麼亂七八糟的。”
“反正我不和她玩了,她還是笨蛋!”
“人家笨也是因為你!要不是他媽把你媽拉到了醫院,你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這話有些繞,大體就是李濤的母親郭重芳發動的時候家裏沒人,最後是住在對麵,當時也懷孕七個月的葉瑩用自行車把她帶到醫院的,郭重芳住了院,葉瑩也見了紅,緊急之下隻有把張聲剖出來,為此張聲還住了一個星期的保溫箱。
“我給你說,你必須同張聲玩,還要負責他的學習!要不老子抽死你!”
當了半輩子鍋爐工的李建設不懂什麼大道理,但他的人生信條就是有恩必報。人張家為了自己,一個成型的小孩都差點沒了,這恩情,比天都大!!自己平時要照顧張家,自己的兒子更要這樣!反正自家的兒子學習好,體育好,各方麵都好,照顧人家還不是理所應當的嗎?別說有這樣的情分,就算沒有,隻是鄰居也該這樣。至於說什麼娃娃親,在他看來就是小屁孩們的胡言亂語,十歲不到的小孩知道個屁!他不知道李濤的苦惱,同一道題,他看一遍就會了,張聲呢,給她講三遍有時候還不明白呢,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更關鍵的是班裏的風言風語。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班裏就開始流行傳誰誰誰,喜歡誰誰了。大多都是傳言,隻有他和張聲,那是有鼻子有眼,說的他們簡直早就訂過親就差長大領結婚證了,這種與眾不同的待遇令他非常糾結。而且天天和張聲在一起,他也幹不成別的事了。
體育老師本來點名他進體育隊的,可他要給張聲講題;
同班同學約著去烤紅薯,可他要給張聲講題;
班主任想讓他當小主持人呢,可他要個張聲講題……
互助互愛是應該的,可這樣的幫助也有些太過了,最後連班主任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把李建設叫到了學校,講了一通,大意就是李濤是個好孩子,又聰明又努力,家裏一定要好好培養,萬萬不要因為別的事耽誤了他,更不要因為別的事起了不該有的心思,孩子還小嘛。最後還點名幫助小朋友是應該的,可也不要耽誤了自己的事。
班主任絕對是用心良苦,隻差說別理張聲了,可李建設琢磨不出這個味道,就算琢磨出了也不在意,他對班主任說張聲那不是普通的小朋友,是李濤的妹妹,何況李濤也沒做什麼,幫張聲講題正好自己也複習了,他現在學習成績能這麼好,一定是在幫助張聲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
……
班主任無語了,後來知道情況的李濤也絕望了,他覺得自己一輩子也擺脫不了張聲了,所以每次麵對張聲那都是一個冷若冰霜,張聲是一個缺心眼的,並不太能感受到李濤的變化。就算感受到了也不太在意,她牢記自家父親的那句話:“人李濤天天花那麼多的時間給你講題,你要感恩,他態度不好,你要能理解,就算他吵你罵你那也是應該的。”
張聲的父母很清楚自己的女兒不聰明,有李濤成年累月的補課這才能跟得上,若是沒有,那絕對是一個悲劇!對此張聲也非常清楚,他們聽同樣的課做同樣的題,李濤掃一遍就會了,她還要被人講個好幾遍才能勉勉強強弄懂,這代表了什麼?不就代表了她笨嗎?
再過幾年孩子在學校裏受了委屈,家長們會瘋了似的找老師找學校。而此時的孩子們還沒有這麼幸福,特別是大梁這種小地方,家長們對老師常說的就是:“該打打,該罵罵,隨便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