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欲望,遠離誘惑(2 / 3)

有一家大公司準備以高薪雇用一名汽車司機,它的要求很嚴格,不但要符合技術精和素質高的條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意識要強。

因為公司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有很多司機被吸引來了,前來應聘者絡繹不絕。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三名技術優良的競爭者成為最佳候選人。公司要在最後的複試中從這三名司機中選拔出最優秀的一位。

公司的人事部門擬定了複試的題目:如果懸崖邊有塊金子,現在讓你們開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第一位思考了一下,然後還設想了一下實際中會出現的種種情況,最後,推算出安全的距離,回答說:“根據我的推算,距離兩米應該是比較安全的。”

第二位卻對此不以為然,他自認為有高超的駕駛技術,很有把握地說:“一米。”

輪到第三位了,他靜靜地坐著,似乎根本就沒有思考這個問題。等那兩位回答完畢,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

最後的招聘結果出來了,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候選人,因為他們覺得隻有這個人的安全意識是最強的,而且他能斷然拒絕誘惑。

危險的四周布滿了誘惑,誘惑也常常讓人不顧一切。同樣的道理,要想使婚姻保持長久,就要遠離各種誘惑。

人生感悟

當我們麵臨選擇的時候,同樣需要做些減法。減掉一些奢侈的欲望,要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應該明白自己更想要什麼,而不是貪心不足,什麼都不肯放,到頭來往往什麼都得不到。做人做事,都要經得起誘惑。

修剪欲望,遠離誘惑

現代人的欲望日益膨脹,永無休止地往自己的人生行囊中塞進各種各樣的雜物,食有魚,出有車,尚思別墅和發財。於是有的人精神疾患越來越嚴重,更有一些人的人生戲劇最終完全變味,上演成一幕幕鬧劇和醜劇。

曼穀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遠,香火一直非常冷清。

原來的住持圓寂後,索提那克法師來到寺院做新住持。初來乍到,他繞著寺院四周巡視,發現寺院周圍的山坡上到處長著灌木。那些灌木呈原生態生長,樹形恣肆而張揚,看上去隨心所欲、雜亂無章。索提那克找來一把園林修剪用的剪子,不時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過去了,那棵灌木被修剪成一個半球形狀。

僧侶們不知住持意欲何為。問索提那克,法師卻笑而不答。

這天,寺院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來人衣衫光鮮,氣宇不凡。法師接待了他。寒暄,讓座,奉茶。對方說自己路過此地,汽車拋錨了,司機現在修車,他進寺院來看看。

法師陪來客四處轉悠。行走間,客人向法師請教了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

索提那克法師微微一笑,折身進內室拿來那把剪子,對客人說:“施主,請隨我來!”

他把來客帶到寺院外的山坡。客人看到了滿山的灌木,也看到了法師修剪成形的那棵。

法師把剪子交給客人,說道:“您隻要能經常像我這樣反複修剪一棵樹,您的欲望就會消除。”

客人疑惑地接過剪子,走向一棵灌木,哢嚓哢嚓地剪了起來。

一壺茶的工夫過去了,法師問他感覺如何。客人笑笑:“感覺身體倒是舒展輕鬆了許多,可是日常堵塞心頭的那些欲望好像並沒有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