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不甘,但是這一回合已經到了收官的時候,沒能畢其功於一役,但是,此刻你的進攻矛頭已經折斷,沒有8個月到1年的時間,你損失的裝甲部隊和精銳補不回來!”彭毅臉上帶有一絲不甘的說道。4個裝甲師和10個疲憊的精銳師雖然補給不暢,但是麵對法軍柔軟的側翼,依然致命,為此,為了穩妥期間,法國主力放慢了進攻步伐開始回過頭來專心吃掉這支德國孤軍,而德國主力部隊則趁機開始收縮戰線完成戰役整編。在關鍵時刻,施裏芬玩了一手丟車保帥!
雖然幾十萬德國大軍得以保留,但是麵對補給充足攻勢正盛的法軍主力,德國陸軍唯有層層阻擊後撤修正。丟失了占據的土地不算什麼,失去了攻占巴黎的機會也不算什麼,土地沒了可以再占領,雖說施裏芬計劃失敗了,但是德軍主力尚存尚可為之。在施裏芬心中,最大的損失在與4個裝甲師和10精銳步兵師的損失。
雖然英法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施裏芬十分清楚,這些可以作為利刃切開對方防線的精銳部隊是德國十餘年的積累,在未來的消耗戰中,德國人的資源和人力根本無法和擁有廣大殖民地和海上運輸線的英法相比,這些被打殘的精銳部隊要想恢複怕是難上加難,而有這些精銳部隊尚且打不穿英法的防線,現在精銳部隊尤其是裝甲部隊折損嚴重,這西線儼然成了僵局,等待德國的必然是無窮無盡的消耗戰。
英法德三方大軍在西線數百公裏的戰線上大戰了2個月得到的結果卻是德國人占領比利時,而英法則依靠防線重挫德軍,雙方一時誰也奈何不了對方。而在東線,俄國人卻趁德國主力聚集西線之時連續擊敗奧匈帝國軍隊並且趁勢打進了東普魯士!
在彭毅指揮下的俄軍完全不像是來占領對方土地的,而像是來洗劫和搞破壞的,德國人一路上對俄國人實施堅壁清野,將能藏的全藏了,但是當俄國人打進來後,則完全奉行的是殺光燒光和搶光的三光政策!人口,糧食和各種機械都是被掠奪的對象,能拿走的全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部摧毀,俄國人前進速度並不快,但是所到之處卻是如同被蝗蟲群啃過的農田一般顆粒不剩!
“好絕決啊。這是從根本上消耗帝國的戰爭潛力啊。”看著逐漸在德國境內推進的2個俄國集團軍群,施裏芬咬牙切齒的說道!為今之計就是調集西線的兵力投入到東線之中,先將俄國人趕出去再說,但是本就無法攻破的英法防線在抽走兵力之後更是不可能了。所以隻能相持。俄國人也確實不耐打,雖然彭毅指揮方麵沒有犯太大的錯誤,雖然彭毅在得知德軍主力東進之後就已經開始撤退了,但是俄國軍隊實在是不堪, 無論是士兵素質還是裝備方麵都無法和英法相比,最多也就比奧地利和意大利陸軍稍強一些。在累計損失了2成部隊後,俄國陸軍終於在波羅的海一線穩住了陣腳。開始學習西線一般吭哧吭哧的挖掘塹壕和工事!
“如果我們在西線失去的是兩個裝甲師而不是四個的話,我可以輕易的將俄國人的防線打成篩子。”看著那條橫貫整個東線倉促修建的防線,施裏芬撇撇嘴有些不甘的說道,但是現在,說什麼也都晚了,在西線的戰鬥讓施裏芬最為鋒利的軍刀嚴重受挫,而這些價格高昂的坦克和其它重武器在戰時不是那麼容易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