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安景元年二月,萬物複蘇,一片祥和之際。
魯州山陽城。
“新帝剛登基就免了三年賦稅,這幾年有好日子過嘍!”
“是啊,是啊。攢些錢,就可以將樂姐兒贖回來了!”
“胡說什麼,樂姐兒在李家吃穿不愁,每個月還送月錢回家,回來幹什麼?白吃家裏糧食。”
“可……”
“行了,有客人來了。”
夫妻倆趕緊結束談話,開始招呼進店的兩位少年。
兩人對話中的李家,此時是這樣一幅景象。
“三少爺呢?”李家老爺李武德威嚴的端坐在椅子上,瞥了眼地上的丫鬟們。
五六個小丫鬟跪著,臉都快貼近地麵了。她們不知道自家少爺的行蹤,便不敢貿然回話。
李家三“少爺”——李霈茗,這會正在城中小食肆內研究吃什麼。
李霈茗是李老爺第六房姨太太林氏所生,今年十六歲,雖做男子打扮,內核卻是個小女娘。
李老爺娶了將近十房小妾,子嗣卻少得可憐。隻有一個女兒和三個兒子,而其中的兩個兒子都是女扮男裝。
梁朝整個國家重男輕女的風氣盛行,而魯州更是嚴重,李家雖為大戶人家,但李老爺是重男輕女重症患者。在自己第一個孩子,李家大小姐——李若娚出生後,聽信妖言,將她送入了道觀。
對外宣稱為全家祈福,其實是為李家求男丁,而且李老爺還聽說將親生女兒送去修行,便將所有未出世的女嬰都送出了李家。
而李二“少爺”李霈薪和“三少爺”李霈茗的出生,讓李老爺更加相信這個傳言,便一直沒有把李若娚接回家。
“少爺,我們真的要去探望大夫人和大小姐麼?”
“大哥就要成婚了,我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娘和阿姐,好讓她倆有個準備,到時回家喝喜酒!”李霈茗看著小店內的招牌說道。
“給我來兩碗豆腐花和四個包子。”
秋安想了半天開口道:“老爺會讓她們回來嗎?”
李家大夫人張氏,將李霈慕養的十二歲後,也去李若娚的道觀修行去了。在此之前,李老爺不允許李家任何一個人去看望李若娚,說是不能打擾她靜修。
“不知道。”李霈茗沒有底氣的說道。
“但是大哥的喜事要告訴她們,大哥平日裏忙得很,又被爹看管的緊。”
“公子,飯來了,小心燙。”食肆老板將兩碗豆腐花和四個包子端了上來,李霈茗和秋安便開始吃飯。
“老婆子,外麵的公子好像是李家三少爺。”劉三友看李霈茗很是眼熟,但不能確定,便回來問自家婆娘。
“是麼,我看看,欸!還真是,去年將樂兒送到李家的時候,見過一麵,皮膚還是這麼白皙,生的比那女子還要好看!”
倆人確定外麵之人是李霈茗後,又給送出去一盤小菜。
“老板,我們沒有點這個啊!”秋安看著突然上桌的小菜問道。
“小人剛剛眼拙,沒有認出三少爺來,一點點心意,三少爺不要嫌棄。”劉三友諂笑的說道。
“你認得我,我不記得你在我家做過活計啊!”李霈茗看了眼這老板,咬了口包子,向秋安確認道。
秋安點了點頭,他也從沒見過此人。
“不是我,是我家女兒——樂兒,在您府上伺候。”
李霈茗恍然大悟,李家缺人時也會從外麵買丫鬟。去年因自己父親又抬了一位姨太太,采購了不少下人。自己也添置了幾個,這個樂兒就在自己房裏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