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玉真人如是點評道。
“這劍法說是雜亂無章有些太過可惜,要我說,這像是雜糅了不知道多少本劍法形成的‘亂象’,一招一式皆是帶起淩厲的劍鋒,隻不過並不十分銜接。但這已經是十足的劍道好苗子了,多少人究其一生也不過專研一兩套劍法罷了。”
回話的是青賀真人,他頗為看好薑靈昭,雖稚嫩有餘,但作為尚未入道的凡人而言,她是極具劍道天賦的,入道之後,結合靈力的修行,此子必定未來可期!
而且...此子的行劍風格與他這三金師兄有相像之處,“三金師兄,此子可謂佳選。”
三金真人不應聲,隻是看著這最後一場魁首之戰。
歐陽灃握住劍柄作揖說道:“姑娘,承認了。”
薑靈昭亦是握住劍柄回敬作揖。
先禮後兵,往往更加激烈。
上座的諸位皆是放出神識觀戰,薑靈昭是不錯,但歐陽灃亦是十足的強悍,這二者誰能奪得魁首,未能輕易下了定論。
歐陽灃看過薑靈昭的首回對戰,對方先攻反倒落了下風,這說明薑靈昭反攻能力很強,在對戰場上的韌性遠超常人,如此他便不能夠用常規對戰策略來對付這樣的對手。
他手中的劍重達百斤,是典型的重型劍,在差不太多的劍法輔助下,重型劍往往勝率更高,尤其是麵對輕量級的劍時,重型劍的優勢更甚,例如對對手執劍手腕能夠造成麻痹效果。
所以,歐陽灃率先出擊的重點不在對方的劍身,而是臨近劍柄之處,越是靠近手腕,就越是能夠造成手腕的麻痹。
而且早在開始對戰前,他就已經預估好了距離,在如此相近的石格之中,對方要想不出局,她就隻能是接下他這一劍。
果不其然,對方執劍的手腕不自然地顫動了一瞬,歐陽灃大抵清楚他這一劍外加上下壓的重量能達到的重量級別是多少,這一劍但凡是凡人之軀就不可能毫發無損地接下。
但他又怎能料到對方趁著他揮舞重型劍的毫秒間,將右手執的劍換到了左手去!
此舉不僅僅是歐陽灃極為吃驚,上座的諸位亦是驚異了一番。
人天然地從出生起就決定了慣用手,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慣用手才能更好地執劍,人劍合一的境界也隻有慣用手才能做得到。
雙手都能用劍並不多麼稀奇,但非慣用手執劍終究是比不上慣用手執劍的效果。
在對戰場上損傷了慣用手,換至非慣用手,這一行徑常常是無奈之下的緩兵之計,拖延時間罷了,時間一到,勝負自是分曉。
青賀真人長籲一口氣,他不免有些不忍往下看了,頑隅抵抗之姿終是狼狽不堪的。
但就在他要收回神識之際,對戰場上出了轉機。
歐陽灃的腳掌用了十足的力氣防止自己後退,但他的腳後跟卻仍是在一寸一寸地後移著。
明明是左手執劍,為何、為何力氣還更大了?!
這時重型劍的劣勢就顯現了出來,他的劍本就不如薑靈昭手中的劍靈活,再者它的重量於現在的他而言,他也無法將其使出堪比輕量級的靈敏。
他隻得從攻勢轉為防禦,但意圖用重而沉的劍身抵擋住對方變幻莫測的進攻屬實有些異想天開,他的腳後跟仍在後移。
右手手腕被無端傷及,薑靈昭此刻進攻的態勢多少夾雜點怒氣。
左手又如何,她慣常練劍就是左右手都練,直至最後一場對戰,她一直用的是右手,還未消耗過的左手反倒更加順手。
在歐陽灃從石格正中間開始後移,這場對戰的勝負其實就已經揭曉。
對戰從來就不單單隻是劍法的較量,在實力相當,或是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心境的穩定是反敗為勝的關鍵,反之亦然,心境的不穩是反勝為敗的關鍵。
在一陣足以眼花繚亂的劍法攻勢下,歐陽灃的腳後跟最終還是沒能牢牢抓住石格之內。
對戰魁首之戰,薑靈昭對戰歐陽灃,薑靈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