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眾多世族數代人努力後的結果。
畢竟,獲得更大的利益的前提是將利益大盤擴大再擴大。
如若不是安越國尚且還有邊防戰亂,想必武官科舉還會被進一步擠壓。
現如今已將世族從中剔除,但仍然還不能將文官和武官之間長期形成的差距撫平。
因為自始至終,在最初之時,文官和武官之間的官職設置以及俸祿待遇等就並未做到全然公正。
極盛極衰都無法使得國力真正強盛,隻有二者達到平衡狀態時,彼時的國力強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盛。
這需要朝廷內部進行一次全麵的整改。
評估各項官職的職責,對比各項官職的俸祿待遇,從中整合出一個對文官和武官都相對公正的官職製度。
也隻有朝廷整改在先,老百姓們根深蒂固的重文輕武的思想才能逐漸被消減。
在消減重文輕武的思想之後,選擇成為武官的好苗子才會越來越多,武官才能逐漸與文官形成平分秋色的局勢。
且隻有武官逐漸壯大,邊防戰線的負隅抵抗也才能得到根本性的逆轉。
當然,要想將這多年來在百姓心中的重文輕武思想徹底瓦解,隻提升武官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不夠的,還需要為百姓們提供更廣闊的選擇。
除去文官和武官之外,這廣袤無垠的土壤之上還有著無數種營生方式,而這大多營生方式並不被大眾認可,比如從商。
從商的不穩定、拋頭露麵、各地奔波,使得其被百姓認為是一種並不體麵的營生方式。
而從商被詬病最多的不穩定的根源又來自朝廷本身。
商人賦稅是最為繁重的,並且朝廷對從商者毫無扶持,這就使得當商人大賺一筆的時候,朝廷來分上一大筆羹,當商人因多種原因做了賠錢買賣時,朝廷則是置之不理。
因此,選擇從商的人家大多是家中世代從商,做賠本買賣的可能較小。
至於其他人想要來摻和一腳,得看天賦如何了,天賦好些的,能小賺些,沒什麼天賦的,賠得傾家蕩產也是有可能的。
商人隻是萬千營生中的一種,還有樂師,酒樓小二,學堂夫子,夥夫等等。
這些營生大多不甚穩定,又或者穩定但月錢極少。
在這種情況下,試問大多老百姓能不為擁有穩定俸祿和豐厚待遇的文官和武官趨之若鶩嗎?
答案是不能。
這是一場長達數十年的自我意識的趨同。
而始作俑者是朝廷的不作為。
又或者是不夠及時的作為。
在事態尚且還能控製之時,在文官和武官一麵壓倒之前,在萬千種營生被認可之際,朝廷不曾有過作為。
也可能是以上這些敏感的關鍵點,朝廷甚至不曾察覺過。
朝廷中的激烈內鬥占據了這些掌權之人的全部注意力,別說要管整個安越國的大事了,就是遂月城內的事情都無暇顧及。
有這般的因,所以有了這般的果。
果子苦澀不甜,從不是因為果子本身不好,而是孕育果子的因不好。
薑靈昭所要做的便是竭盡全力改變因的走勢。
重新扡插合適的枝條,適時剪去歪曲的枝葉,賦予肥沃的土壤,澆灌甘甜的露澤。
隻有完完全全從頭再來過,才能從根本上將現狀徹底變革。
從而走向一條真正屬於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