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靈昭、陳策、許敏以及周新曲正式結成盟友,雖是各取所需,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將那八人拉下台。
為了這個共同的目標,周新曲會全力配合薑靈昭她們來把拂塵計劃落實到位,就比如現在他的任務就是收集證據,收集盡可能多的那幫人最想毀屍滅跡的證據。
以上是周新曲的任務,陳策和許敏以及薑靈昭的任務有兩大板塊,一是繼續深入推廣昭陽牌農耕器具,使得農民的生產力能在短時間大力提升,二是集中力量為薑靈昭進入北溪市政壇鋪路。
要想實現大家的共同目標,作為拂塵計劃的代表人物的薑靈昭就必須要進入北溪市政壇,暴露在公眾的視線裏,越多人來關注薑靈昭,也就意味著越多人能了解到拂塵計劃。
如果說要想短時間逆轉北溪市廣大市民的認知那是非常困難的,但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感化大眾認知是可行的,不會過於激烈而讓廣大市民產生反對的情緒,隻是告訴他們有這麼一個觀點在,而不去強迫他們一定要讚同這樣的觀點。
就好比你每天都要經過一個路口,你都會聽到一家咖啡店在促銷,九塊九三杯冰美式!也許你對咖啡並不感冒,但長此以往,你的腦海裏就總是會浮現起——誒,那家咖啡店的冰美式九塊九三杯!
潛意識記憶是很恐怖的,說不準會在什麼時候突然就會在你的腦子裏浮現一下,有時會是許多年前不經意的一瞥,在多年後的某一天某一刻就在你的腦海裏回放了起來。
死去的回憶又在攻擊你,這不是一句玩笑話。我們自以為每天記住的事情很少,也許就連登黃鶴樓都難以記下,可事實上我們的人腦就像照相機似的能夠記住的東西是極為龐大的,隻是這些記憶被儲存到了不同的抽屜裏去,記不起來了可能就隻是你還沒找到這個抽屜。
所以,薑靈昭她們要不斷地穩定地向公眾釋放信息,在公眾潛意識裏刻下強烈印記,而人們總是喜歡思考自己主動汲取的信息,孰是孰非,公道自在人心。
薑靈昭他們要做的隻是輸出自己,其餘的,交給公眾自己選擇,北溪市是他們的北溪市,北溪市的未來掌握在他們每一個的人的手中。
起初,陳策和許敏都覺得薑靈昭的提議過於冒險了,要是北溪市這些人都不買賬,那她們豈不是會輸得一塌糊塗?
薑靈昭用一句話就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就這件事情而言,我們的輸贏根本就不重要,輸了那就說明北溪市民是讚同一起走向腐朽的盡頭,贏了那就說明北溪市民是願意迎接新生的,他們願意為此承受巨痛。”
是啊,她們在乎輸贏又有何重要?重要的是身處在北溪市每一個角落裏的老百姓們是怎麼想的。
一廂情願地去挽救一個本就想自行了斷的人,雙方都會受傷。
期望北溪市民們能有強烈的求生意識。
薑靈昭目前的當務之急有兩急,一急就是要先當選北溪大學學生會的主席一職,北溪大學不同於北溪市的其他幾十所大學,北溪大學的學生會主席一職具有參政權益,並且可以參加市代表大會進行提議,二急則是要創辦一家擁有足夠廣泛影響力的紙質媒體和電視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