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情定過身來,雙手環胸,眉毛微微挑高,她倒是想要看看薑靈昭是有何異議。
薑靈昭站定如鬆,脊背直立著,聲量不大不小剛好班上所有人都能聽得見。
“現在加分比賽的具體考核事項都還未正式宣布,現在就以我們認定的標準去選拔八個名額,我認為不甚準確。”
秦情微斂起眼眸,薑靈昭所說是有一定道理的,邱分都不知道這突如其來的加分比賽會考什麼,又怎麼考,要是就按照文史和理工科目的考試成績來分配確實有些許不妥當。
畢竟班上有那麼一些人的偏科極為嚴重,在優勢科目上很是強勢,但弱勢科目上又極為弱勢。
這本就是一件稍顯殘酷的事情,最大化參加比賽的利益才是最終目的,要讓最能拿到加分的學生參加才不算浪費時間、精力、金錢。
“行,我就先不進行考試來選拔八位同學。但是,既然如此,那全班都得在加分比賽具體事項出台之前都得集訓一遍,直到選出最後的八位同學為止。”
秦情的意思無疑是在給整個二班的學生拖延了最後的選拔時間,時候未到,誰又能知道最後的八個名額沒有自己呢?
二班的學習氛圍空前地高漲著,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所有人都想把握住。
辦公室內,吳由聽說了秦情武斷的決定,她思索了良久,卻也是不準備和秦情一樣,她還是依靠總成績的前十名來選拔名額。
也是無他,吳由始終認為各方麵都平均、優秀的學生更能在這樣重要的場合正常發揮,那些獨有某些科目好的學生,大多不甚穩定,押寶押到他們的身上,是一種冒險。
既然秦情已經冒險了,那剩下的一班,吳由自然是不能跟著秦情一起冒險,她起碼要給學校一個交代。
也許她的做法不是利益最大化的,也不是最合人心的,但卻是最穩妥的。
半個月後。
國家正式出台有關高考時間提前以及加分比賽的相關內容。
三月二十號的後一周為加分比賽日,四月一號至三號為誌願填報時間,四月二十七、二十八號為文史高考日,二十九、三十號為理工高考日,五月二十號開始各個省份陸續放榜。
加分比賽分為文史和理工兩板塊,兩個板塊都不考主科語數英,隻考小三科,文史是曆史、地理、政治,理工是物理、化學、生物,小三科的內容會糅雜成一張卷子,科目出現的順序完全是打亂的,非常考驗學生的思維轉換能力。
高考分為文史和理工兩大塊,學生自由選擇,甚至可以兩個板塊都參加考試,最後取最優成績。
詳細的消息一出,各個中學的師生都開始專項行動起來了。
加分比賽居然把主科排除在外,這讓秦情和吳由準備了半個月的集訓瞬間就失去了大半價值,三主科的分值高,針對主科出的卷子也多,反而是小三科並沒有被重視。
離加分比賽左右不過一兩周的時間了,即使之前走了彎路,現在也不能放棄不管,還是要亡羊補牢一下,能補多少是多少!
班上已經劃分好了選擇參加文史高考的學生,和參加理工高考的學生,參加加分比賽自然也是依靠這個而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