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昌市,張子明的生意體量已經無人能及了。

但是,出了金昌市,放眼全省來看呢?仍然是個渺小的個體。

之前剛開始做服裝生意的時候,張子明就嚐試過外埠生意,但是隻能說是隻拉開了一個口子,並沒有重點做。

隨後的磁帶生意,也是如此。

接下來,不能再滿足現狀的張子明,瞄向了全省這個大市場!

....

時間也來到了1983年,這一年林雨欣也從金昌師專畢業了。

包分配的年代裏,基本上是按照從哪裏來回哪裏去的原則。

按照林雨欣的成績,回到民安縣肯定能留在縣城最好的學校教書。

但是,林雨欣卻主動選擇了回到村小,連鎮中心校都不選。

隻有張子明清楚,林雨欣的選擇除了是想給農村的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外,還是想讓張子明沒有後顧之憂。

自己出門在外做生意,家裏的父母、弟弟、妹妹,需要有人照看,而林雨欣為了讓張子明放心,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到村小,工作不耽誤,照看家庭也不耽誤!

不得不說,林雨欣這個老婆當的,打著燈籠都難找。

張子明把林雨欣緊緊的摟在了懷裏......

.......

關於如何擴張,張子明也聽了幾個得力幹將的討論。

“我覺著可以先從咱金昌相鄰的綠城、開州、象州三個城市開始,然後再進軍省城和其他城市,一步一步來,這樣可能比較穩妥。”劉錦康骨子裏就是個穩妥的人。

張子明也看出來了,劉錦康適合守江山,不適合打江山。

“省城是全省的中心,如果省城的銷路徹底打開了,其他城市應該沒什麼難度了。”王大力跟隨張子明,一直專注於銷售工作,眼界有所提升。

這句說到張子明心坎裏去了,拿下了省城,那省內其他城市也就容易了。

張子明想做全省的生意,也有意先從省城開始,然後再輻射其他城市。

進軍省城的第一步,張子明計劃先開幾家明欣百貨和明欣服裝店,站穩了腳跟後,同時國家的政策也會越來越開放,到時候可以再謀劃其他行業的發展。

說幹就幹。

開店的話,需要個好地方,除了自己調研外,還得需要個本地人參謀參謀。

張子明先理順了一下省城的人脈關係網:

第一個,就是薛鵬。

這是明欣服裝店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仍在合作著的經銷商,是當初試探省城市場留下的產物,為數不多的外地客戶。

薛鵬現在已經開了兩家服裝店了,貨源全部來自明欣服裝廠。

現在進軍省城市場,張子明也得需要重新定義兩者之間的合作方式了。

第二個,就是楊佳明。

之前是緯七路派出所副所長,現在已經升為所長了,是張子明在省城唯一的一個公安朋友。

第三個,就是周康年。

省工商總局的處級幹部,前期開工廠需要的原材料等問題,都是周康年幫著解決的。

第四個,就是盧衛平。

盧衛平現在是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是張子明認識的最大的官了,小事也用不到他。

第五個,就是劉小惠。

唯一的一個女性,現在省立醫院當醫生。

張子明托著下巴思考著這五個關係,第一步先找誰幫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