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常書記,我個人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村裏通往公社和縣城的路,應該好好修一修了,村裏現在天天有運輸車輛進出,沒有條好路不行啊。”
張子明提出修路算是半公半私吧。
服裝廠門口就是村頭的主路,要是修好了村裏的路,直接受益者就是張子明。
再說了,張忠和也提過修路的事,可是修路並不容易,隻憑借村裏難度很大,所以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提出來。
“修路?修路是好事啊,縣裏肯定支持。”常書記一聽是修路,也鬆了一口氣。
至少修路是為所有村民謀福利的事情,要是張子明真的提出什麼個人方麵的要求,那才尷尬呢。
“修路,公社裏也全力支持。”公社劉書記也趁熱表了態。
修路需要縣裏出錢出力,公社裏沒有不支持的道理。
聽到兩級領導都表態支持,張忠和也積極表了態,反正受益的是村裏。
“既然各位領導們都這麼支持,那我就謝謝各位領導了,對於修路,我張子明肯定也會出力的。”
張子明回報社會,就從修路開始吧。
有了縣、公社、村三級領導的支持,張子明捐點錢不算什麼。
再說了,修路這種大事,大頭還得是縣裏和公社裏出。
“修路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好事,咱就現場拍板定下來,回頭涉及的各部門抓緊開會拿方案,爭取入冬以前咱就修好路,讓廣大村民過一個有寬敞大路的春節....”
常書記對於此次視察中,張子明的表現還算滿意,並沒有讓他下不來台。
這回可以把心放肚子裏了,估計盧書記應該不會太為難他了。
張子明也沒有再計較之前的事情了,就算看在了修路的份上。
能換一條通往公社和縣城的好路,也算值得了。
最興奮的莫過於在外圍看熱鬧的村民們了,縣領導來視察工作不說,還答應了修路,也跟著鼓起了掌。
常書記對於村民們的掌聲,非常受用。
一眾領導們,隨即移步去了公社,張子明就沒有跟隨了,點到為止,再繼續跟著就沒有自知之明了。
送走領導們之後,張子明把張忠和跟張曉勇叫在一起又討論了一下修路的事。
這次修路縣裏和公社肯定會撥款,但是絕不是全部,村裏肯定也要出一部分的,畢竟是村裏受益,而且村裏也有三家工廠呢,出點錢應該沒那麼困難。
至於張子明嘛,錢肯定是要出的,而且不會以個人身份出,會以明欣服裝廠的名義捐一部分。
囑咐完二叔以後,張子明就往金昌趕了,縣領導過來支持工作,那還是金昌的盧衛平盧書記的功勞,應該過去拜一拜。
至於公社裏今中午會如何招待縣領導,張子明就不會去操心了,至於還有什麼後續,了解一下不會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