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的病情好轉太多,家裏一些活計都可以操持。
以前的時候,可是什麼活都幹不了的,稍微活動一下就累的不行。
現在依然是采用了保守的食療方法,還是挺管用的。
“子明啊,你說的這個事,好是挺好,可是得花不少錢呢,你現在有新的項目也用錢,要不就算了吧,過兩年再翻蓋也行,咱這不著急的。”
老丈人聽到女婿的建議之後,難掩興奮,但還是很理智。
雖然是好事,但是翻蓋一下房子,如果按照紅磚瓦房的標準,一兩千塊錢,不是個小數。
即便花女婿的錢,林正德老兩口依然不舍。
“爹,你答應了就行,我跟子明把錢都帶來了。”
丸子頭也勸說著爹娘,順便拿出了1500塊錢。
看著閨女和女婿把錢都帶來了,林正德也就不再拒絕了。
“爹,這錢您收好,過幾天就要開始收花生和玉米了,忙完了就開始翻蓋房子吧,一個月就能蓋完,今年過年啊,住在新房子裏過年。”
這是張子明第二天喊老丈人為“爹”,之前可是一直叫“叔”。
“爹,收好吧,我跟子明都商量過了,咱家這老房子,還有子明家裏的老房子,都要翻蓋,兩邊的老人今年都要住新房。”
丸子頭又給老爹吃了一個定心丸。
既然親家那邊也要翻蓋新房,那他林正德也沒有什麼心裏壓力了。
秋收之後,趕在天冷之前,就把新房子收拾利落。
商定之後,按照回門的禮儀,把大林寨村的幾個要好的親戚也轉了一圈。
風俗習慣還是要遵守的。
等再次返回瓶子村的時候,兩人的婚禮流程算是基本走完了。
隻是,在張子明這裏,還差著一點。
結婚的第三天,張子明載著丸子頭往縣城的紅旗飯店奔去。
早就說好的事情,今天要宴請幾位在縣城的朋友。
像縣食品廠的徐興文、胡春來,報社那邊的徐一民,縣體校的高校長,還有大北河公社的郭書記、劉副書記等,一起在紅旗飯店吃飯。
這是早就定好的事情,林雨剛也跟著一起,不多不少,正好一桌。
吃飯的時候,幾個人都拉著張子明單獨聊了幾句。
徐興文表示,張子明的罐頭廠,大膽去生產,銷售由食品廠全權負責;
徐一民也表示,目前有調到金昌日報的機會,可能年底就能到金昌上班,這比張子明想象的要快很多。
郭書記則更是滿麵紅光,目前“包幹到戶”的試點,如火如荼,很快就要秋收,分田的效果馬上就要見分曉了,郭書記滿懷期待,這一次,搞不好直接越過教育局長的崗位,再上半級,都是有可能的。
幾人都是大酒量,張子明喝了個昏天暗地。
回瓶子村都是問題,最終還是由林雨剛開車送了回來。
至此,婚禮流程算是圓滿。
明天開始就要忙活服裝廠和服裝店的事情了。
如何在金昌打響第一炮,就看首批新品的表現了。
。您提供大神希一奧的重生80:從掙錢蓋磚瓦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