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時間來到了三天後。

張子明大婚的日子,雖然沒有領結婚證。

但是農村裏更看重結婚的儀式。

擺了酒席,就代表成親結婚了。

這是所有農村人一致的看法。

一大早,林雨剛就開著縣食品廠的吉普車趕了回來。

不是參加婚禮,而是充當司機。

這吉普車就是張子明借過來結婚用的。

即便張子明不開口,徐興文也會安排的。

80年代初,能有一輛自行車去迎親就破天荒了。

這弄一輛吉普車過來,絕對是十裏八村頭一份。

“子明,你結婚這排場真是夠大的,等我結婚的時候,你也幫我開車唄。”

林雨剛的一臉興奮是發自肺腑的。

放在幾個月前,打死也想不到,他居然還有開吉普車的命。

這一切的變化都是來自堂妹夫張子明。

林雨剛是知道感恩的。

“行,沒問題,等你結婚的時候,我找輛奔馳給你用。”

張子明滿口答應。

“奔馳?奔馳是什麼?”

林雨剛有點茫然。

張子明也一時語塞。

對啊,現在國內還沒有奔馳呢。

當前除了這種吉普212車型,國產車好像就隻有紅旗和東風。

另外還有一些進口過來的小汽車,但大多數都是從一些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進口過來的品牌,從東歐過來的品牌比較多,張子明都是叫不上名字來。

“呃...,奔馳呢,也是一個品牌,算了,到時候我開這個吉普和你迎親吧。”

吉普212,林雨剛還是認可的,其他的沒聽過。

時間差不多了,張子明坐進了吉普車,後麵還跟著拖拉機和自行車。

張家的門戶大,五服之內的叔伯兄弟非常多,迎親的隊伍當然浩浩蕩蕩。

總共三裏地的路程,迎親隊伍就占了一裏地。

“雨欣,我來接你了。”

還在屋外的時候,張子明就對著屋內喊了起來。

屋內的林雨欣一臉嬌羞。

今天再去張子明家,那就不是串門了。

那也是她林雨欣的家了,這一走,也算是回家。

從今天開始,她就是張子明的新娘了。

結婚既有喜悅,又有不舍。

想著要離開父母,林雨欣嬌羞的喜悅中,也有點點難舍。

唯一欣慰的就是母親的病情好轉。

80年代初的迎親沒有太多的花哨,不像後世那樣堵著門口要紅包。

能頓頓大白饅頭就謝天謝地了,哪還有要紅包的啊。

不過,張子明還是準備了幾個紅包。

尤其是小舅子林雨豪,那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習俗,接到新娘臨走之前,新郎需要換鞋,而新鞋就由小舅子負責。

所以,在換上小舅子端過來的鞋子之後,張子明留下了一個大紅包。

小舅子林雨豪樂的合不攏嘴,這個紅包可是由他自己自由支配的,肯定不會上交的。

轉身的時候也說了恭喜的客套話。

當婚車到達新房的時候,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動靜要多大有多大,就連聾老太太的耳朵,都有感覺。

一切都按照瓶子村的習俗進行著。

“一拜高堂。”

“二拜天地。”

“夫妻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