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書記剛從縣裏開會回來,對於縣裏的決議與安排當然義無反顧。
正琢磨著下個通知,讓各大隊書記來公社開個會。
這事需要縣裏、公社、大隊三級單位來共同完成,要不然不會完成的很順利。
至於經費嘛,自然還是老樣子,上麵撥款一部分,公社和大隊自籌一部分。
自籌就自籌吧,終歸是為了學生們好。
每每看到一些學校的孩子還是用著一些土桌子,心裏也是一陣酸楚。
七八十年代,農村村小的課桌,有80%以上都是土製的,兩個泥土堆上麵放一塊木板或者預製水泥板,就是一張課桌。
木板也是坑坑窪窪,寫個字都戳破紙的那種;而預製水泥板,在冬天更是冰涼透骨。
這樣的條件,怎能跟城裏學校去比,現在總算可以更換了。
此時張子明和張忠和做到了郭書記麵前,看到還有一張報紙,貌似能猜到這兩位的來意。
前段時間這兩人可是說要開家具廠的,難不成....?
“你說你們家具廠現在已經生產了500張課桌了?還在繼續生產嗎?”
聽到這二人的來意,郭書記一陣興奮。這不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嘛。
郭書記長期紮根鄉下,知道接下來就是農忙季節。
麥收要持續半個多月到20天,麥子收割之後緊接著就要種玉米,整個6月份忙的不得了。
而縣裏的通知就是要大家6月份籌錢和備料,趁著7月和8月份的暑假,快速完工。
這樣的安排無可厚非,這樣不會耽誤9月份的開學,是最佳的安排。學校工程嘛,一直以來就是趁著寒暑假來幹。
是的,縣裏的通知就是要整改廣大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危舊房屋進行改造,木製課桌的普及率至少要達到90%以上,具體還要看地方上的經濟情況,畢竟撥款也是有限。
前世這個時候,充分發揮了國家、地方、集體辦學的積極性,全縣掀起改建校舍熱潮,大幅度改變了村小以及部分中心小學使用舊房、土房和危房及教室內土台子、泥桌子的狀況。
前世,大北河公社沒有走在前列,這一次絕對能一枝獨秀,不光是有備貨和生產計劃,還有新式課桌的與眾不同,自己村小已經試用了,學生們喜歡的不得了。
看到郭書記的興奮勁,張子明知道,這次絕對是幫到郭書記了。
這一次就是來給郭書記解決難題的,順便讓家具廠回回本。
張子明淺笑說道:
“郭書記,家具廠就是木匠有點少,打下手的倒是不少,我們回去還可以加班加點趕製一批,咱公社是兩個鄉合並的,總共70多個村子,大大小小50多個村小,小學生合計有4000多個吧?育紅班和初中班先不算,怎麼著也得2000張課桌吧..........”
張子明心裏早就算好了賬,當然整個數據隻是約摸的,手頭上沒有準數呢,真實數據隻多不少。
旁邊的張忠和隻是愕然,完全成了多餘的,一句話沒插上。
大侄子早就算好賬了啊,真是撿到寶了啊。
郭書記見張子明說的頭頭是道,很納悶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