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帶領著全村人都富起來才是格局(2 / 2)

這個時候的聯係方式主要有三種:寫信、電報、電話。

寫信是成本最低的,也是效率最慢的一種方式了。

一張8分錢的郵票可以寄全國各地,當然,如果怕丟的話,可以再加2分錢寄掛號信。

從東魯省到粵東省的話,估計至少得一周時間。

電報相對寫信來說,就要貴一點了,這也導致了那個時候的惜字如金,能少發一個字就少發一個字,隻能覺著對方能看懂就行了。

比如說:

“急事速歸”,意思就是家裏有急事,看到電報後第一時間返回老家來。

在70年代的時候,發電報的價格是,3分錢一個字;

可是到80年代初的時候就上漲了,要7分錢一個字;

到80年代中後期的時候,一個字就漲到一毛多了。

當然,發電報,並不是你的正文內容有四個字就隻是四個字的錢。

而是,包括地址、標點符號、收件人姓名等都是要收費的。

一封電報算下來,最少也要二十幾個字,比寫信貴多了,但是確實也快。

近一點的話可能幾個小時,距離偏遠一點的話也可能幾天時間。

除此以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打電話了,可是要打電話需要具備的條件就更多了。

最主要的前提就是:雙方得都有電話才行。

張子明現在要是打電話給嚴勇昌的話。

首先,要跑到公社去打電話,因為大隊裏根本還沒有安裝電話。

就算公社裏通知各大隊書記、大隊長到公社裏開會,那也是安排人騎著自行車到各大隊下發通知。

印象中,大隊裏的電話就是今年才安裝的。

其次,張子明隻能打給嚴勇昌的學校,因為嚴勇昌家裏也沒有電話,電話打過去,需要讓對方幫忙喊人或者轉達。

所以,打個電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還那麼貴。

...............

這個年代的火車裏麵,雖然相互不熟悉,但是也都能聊上幾句。

因為也沒有其他的打發時間的方式。

但是張子明沒有閑聊,一直在思考著回去之後的事情。

帶領村裏致富不能是一句空話,也不能被當前的局麵給困住了。

張子明想的很清楚,回去之後得讓張忠和大叔找找公社領導,首先要得到公社領導的支持才行。

錢的問題自己來解決,那其他的問題都得張忠和大叔來解決了,畢竟他是大隊書記。

至於村裏會不會有人反對,張子明也考慮了。

畢竟現在的政策形式並不明朗,如果有人反對也是很正常的,難免會出現一些關於“資本主義”的論調。

隻是自己小心一些,盡量去避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就是了。

自己生在瓶子村大隊,那就要為村裏、為大隊裏貢獻一份力量。

如果隻是自己有錢了又有什麼用?

帶領著全村人都富起來才是格局。

張子明盡量努力的回憶著前世這個時候的一些政策情況,心裏想著,如果這些政策沒有變化的話,那麼瓶子村大隊的第一桶金很快就會來了。

。您提供大神希一奧的重生80:從掙錢蓋磚瓦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