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婉站在那裏,有些啼笑皆非。唇畔卻是一抹很深很深的微笑。
寧婉回到客廳,傭人拿給她一打信件。不過是些廣告,電話賬單之類的。不過一張素白的信件卻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因為上麵用寫著巴爾斯和諾伯特,美國最大的出版社。
信件很簡單,寥寥幾句話。大致就是您的作品很優秀,我們公司很遺憾無法與您合作。希望您再接再厲。能看見更多優秀的作品。
話說得再天花亂墜也沒有辦法掩飾一個事實,那就是,她寧婉失敗了。
四個半月以前,她把自己寫的一本小說寄去了巴爾斯和諾伯特公司,並抱有了很高的期望。說實話,她現在的文學修養並不低。而且重生的經曆讓她自負與眾不同。
更別說,她能夠站在時尚的尖端,知道小說界會流行什麼,並提前寫出來。
這本她取名《修》的小說,是一本西方玄幻文,雜糅了很多東方修仙的元素。講的是一個平凡甚至懦弱的女孩子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秘密,引她走向另一個全新的世界。眼見並不一定為實。
隱藏在這座大城市的繁華以及風平浪靜之下的,是暗流洶湧。力量,給了人們改變現狀的可能性,也給了人們,欲望。女孩從最開始的喜不自禁,到憂慮,最後決定站出來,阻止被欲望驅使的人們,為滿足一己私欲的肆意妄為和草菅人命。
她從懦弱到勇敢,從自私到無私,最後甚至為此犧牲了。她以為她修的是身,卻其實是心。
城市,仍舊平靜。黑暗仍舊掩映在暗流之下,一起都仿似沒有發生過。
J.K.若琳的《哈裏?波特爾》帶來的玄幻熱還沒有過去。而且她還加入了吸血鬼的元素。
幾年以後,暮色帶來的吸血鬼熱也會風靡一時。寧婉在這本小說裏加入了這麼多的流行元素,文筆不差,而且勉強算得上有思想了。
她本來以為,成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至少也有改進的餘地。卻沒有想到,一連幾個月,都沒有答複。寧婉本來都要失望了,想要轉投其他出版社。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收到了回複,卻又不是她期待的回複。
寥寥數字,冰冷又無情。什麼優秀,什麼遺憾,都是借口而已。
可是現在,寧婉卻無比地希望,能用這樣的借口安慰自己。
重生以來,一切都太過順遂,以至於乍然遭遇挫折,寧婉有些無措。但是無論如何,有結果總比茫然等待得好。有一個敷衍的答案,至少說明還有別人願意敷衍的價值,不是嗎?
多得是投稿二三十次才成功的大文豪。一兩次的失敗又算得上什麼?
其實這些年來,寧婉漸漸靜下來,開始寫書。雖然空閑的時間不多,倒也寫了不少。粗略數來,都有十來本了。隻不過大部分沒有寫完。有些甚至隻寫了幾章,甚至是隻寫了開頭。
寧婉有這麼個習慣。有靈感的時候,就順手記下來。哪怕是做夢驚醒,隻要還記得大概,就能從床上爬起來,開始寫小說。哪管它白天黑夜!
說來,《修》倒是她唯一一本有始有終,完全寫完的小說了。將近一百五十萬字,還幾次大修。其間的辛苦還有付出,不足為常人道也。
卻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寧婉實在不甘心。
其實說句心裏話,寧婉並不覺得自己的小說寫得多麼差,甚至沒有價值。隻是覺得出版社的人無人能慧眼識珠罷了。
說到底,巴爾斯和諾伯特是全美最大的出版社。每天不知道要應對多少投稿。這樣子的結果,雖然寧婉不甘心,不過其實也是意料之中。
也許自己不應該這麼好高騖遠。寧婉知道,在納什維爾的中心區,就有幾家頗大的出版社。寧婉決定去碰碰運氣。
哪怕被拒絕,也要當麵聽聽理由。
這樣子,也好有個努力的方向不是嗎?
正好吃完午飯,日頭正毒,寧婉站在一家名叫尖峰的大廈門口,做了幾個深呼吸,終於下定決心進去的時候,卻被人攔在了門口。
“請問您有預約嗎?”
寧婉尷尬地抬頭,看見班福德圖書出版社就在十一樓。
近在咫尺,遠在天涯。
寧婉咬著唇,尷尬地笑了笑,“我去班福德公司。請……”
“請問您有預約嗎?”前台小姐抬起頭來,露齒一笑,眼神卻明明白白地寫著三個字,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