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廠裏的員工,張衛國沒有什麼要求。
這樣的活,誰都可以幹,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隻要經過簡單的培訓,誰都可以做。
這樣的工作,沒有任何的難度,這樣也就沒有什麼技術的要求了。
要是一些技術工,越是時間長了,他們的技術越熟練。
新人沒有辦法和他們比,他們幹的活越多,創造的價值越大。
張衛國招的又是年輕的小姑娘,根本沒有體力這方麵的擔心,在速度上也不會慢。
更主要的是,多幹一年,就多賺幾塊錢,是有時間獎勵的。
幹了一年的就比幹了兩年的少上幾塊錢,也有不一樣的情況,你要是幹的多了,這一部分的錢也是能夠賺回來的。
誰幹的多,賺的錢就多。
這是防止有人摸魚,隻拿錢不幹活。
剛開始入廠的時候,有人可能會珍惜這樣的機會,會好好的工作,這樣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得到的,他們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那是非常珍惜的。
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他們要是發現,大家無論幹活如何,大家的工資都是一樣的,幹活多和幹活少,賺到的錢都是一樣的,他們也就不會那麼努力的幹活了,也會和其他人一樣。
這樣,大家一起偷懶,也是哪一樣的錢,他們也會這麼做。
沒有人願意多出力,還是和那些偷懶的人一樣。
要是大家都這麼幹了,張衛國的工作也就不好做了。
隻有他們卷起來,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有動力。
怎麼能夠讓這些人行動起來,錢是最好的獎勵,隻要你多努力一下,就能夠多拿到錢。
這個時候,大家都希望多賺到錢,能夠多賺錢,他們也願意多幹活。
他們的工資本來就比一些人多,現在還能夠賺到更多,這樣他們充滿了動力。
錢多了,就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這裏,他們花錢的地方不多,也就是吃飯花點錢,這個價格還便宜,也花不了多少錢。
這裏離著四九城還有很遠的一段路,他們也沒有機會去逛街,花錢的地方更少了。
在周圍的村子,有一些賣東西的地方,裏麵的東西也就是一些生活用品,非常的簡單。
他們還能夠去買一點東西,也不會花太多的錢。
他們這些人,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存錢。
存錢這種思想,在他們的視線裏可是根深蒂固的。
在一些老房子裏,在牆縫裏總能夠發現一些錢,那都是主人藏起來的,有的時候就連他們自己都忘記了。
藏錢的地方有很多,他們根本就記不過來,有的時候就會把一些地方忘記了。
除了牆縫,書本裏麵也是經常有錢的。
為什麼父母那輩能夠攢下來錢,年輕人攢不下來錢?
父母那個時候,賺的錢不多,東西也便宜。
一塊錢,就能夠買很多的東西了。
到了年輕人一代,他們賺的錢也不多,物價貴了。
一百塊錢,都買不來多少的東西,東西貴太多了。
物價再漲,工資沒有漲。
這是一個方麵,還有一個方麵就是,年輕人根本沒有藏錢的習慣。
他們根本就攢不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