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立冬,市麵上青菜瓜果的價格就陡然攀高,就連一般的店家都連連喊價高,雖然有白菜蘿卜土豆,可一天三頓總吃這些,也得膩歪。

這時候縣城的天香閣內忙活熱火朝天,如今才是寅時,天香閣後門處就已經人員來往絡繹不絕,林父駕著馬車也在其中。

“哎呦,林兄這邊請”,和林父搭話的是天香閣後廚負責采買的一把手,最近和林父關係那是相當不錯,一見麵就上來稱兄道弟。

林父笑著拱手,然後把馬車往前趕一趕,好讓人把馬車裏的菜都卸下去。

朱長友最近春風得意,天香閣一入冬生意竟然比往年利潤要高出兩成,就連前麵掌櫃最近都來拍自己馬屁,東家知道這情況還特意誇了句不錯。

究其原因,自然就是因為他慧眼識珠,先別人一步和林家簽訂了契約。

在九月底聽到風聲時,朱長友就覺得這是個機會,冬日裏天香閣的招牌就是肘子,可這肘子也不能頓頓吃,有沒有別的新鮮菜,每到這時候,天香閣的生意都會落下一截。

如今好了,一盤炒青菜的價格,竟然也能和一盤肘子相提並論,這利潤可不是跳著高的往上漲。

雖然十分得意,幾十年的工作經驗也讓朱長友保持著一貫的警惕性,林家每次送來的菜,他都要親自檢查一番。

今日也是如此。

不過雲慧從來不怕人查,畢竟她這生意可不止和一家在做,除去最大的天香閣外,他們家最大的對頭,也是雲慧在供菜。

其實一開始天香閣是想壟斷雲慧的菜,可惜那掌櫃的親自去看過雲慧的菜地後,掂量掂量手中可動用的銀錢,還是算了吧。

記得那小姑娘年齡不大,說話斯文柔婉,行事卻手腕夠硬。

一番話連消帶打,直接打消了天香閣掌櫃和朱長友的小心思,“幾位也瞧見我這暖房了,占地麵積在縣城數一數二,若是隻供應天香閣一家,我這菜種十扔九”。

雲慧笑眯眯的看著兩個人,話語中未說盡的意思很明顯,誰會隻盯著一家賺錢呀,再說若是隻給飯點供菜,何苦要圈這麼大的地呢?

朱長友提著燭火靠近,一筐筐菜都拿棉被蓋著,裏麵還用草墊鋪的厚厚的,就這樣還得搭進灶間才能檢查。

一掀開棉被,就露出裏麵脆生生的菜葉子,雲慧種的菜樣多,不僅有漂亮的水蘿卜,還有菠菜,茼蒿,芫荽,芥菜,都是這冬日不常見的好東西。

更何況,還有之前培育的蒜黃,韭黃和黃菘菜,這顏色比綠色更鮮嫩,齊整的割根放在簍子裏,隻把朱長友的臉都照亮了幾分。

“哎呦,今日可是有好東西啊!”,朱長友拿出一縷蒜黃放在鼻尖輕嗅,“那宋家的小少爺可是鬧著好幾天,要吃蒜黃蒸餃了,林兄,你這菜送的及時啊!”。

林父並沒把朱長友誇張的話當真,反而是毫不真心的誇了回去,“哎呦,還得是咱天香閣麵子大,我家姑娘這點菜全給咱們這留著呢,就知道朱大哥您慧眼識珠!”。

朱長友:......行吧。

要送的菜不止這一家,還有十來戶單獨的府邸需要一個個送過去,與天香閣是死對頭的一家則派另外的人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