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午雲慧去小廚房的時候,就聞到了一股菠蘿的香味,孫大娘正在那邊守著鍋。

鍋裏是不斷翻來覆去的菠蘿和冬瓜,一旁還有準備好的麵,和幾個漂亮的模具。

雲慧穿過來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沒看到過現在的月餅怎麼做,但是看到準備好的模具,大抵上應該是已經有了烤製這一工序。

“大娘,一會這點心要烤嗎?”。

孫大娘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雲慧的意思,“烤?像烤鹿肉那般烤嗎?”。

雲慧知道自己想多了,連連擺手,“我就是問問,不知道月餅是怎麼做呢”。

孫大娘笑眯眯地給雲慧整理了衣襟,“月餅皮自然是酥的,裏麵放上些核桃、花生、瓜子仁、麻仁還有杏仁,一口咬下去酥香甜脆,可好吃了”。

竟然是酥的?

雲慧突然想起來了之前中秋爆火的老式月餅就是皮就是酥的,口感類似於桃酥,大概是蒸出來或者烙出來。

估計現在還沒有烤製的技術。

怎麼能把它給整出來呢?

沒想到現在的月餅不僅是酥皮的,還是五仁的。

雲慧之前是北方人,對五仁的月餅深惡痛絕,不僅齁甜,還有青紅絲,吃起來味道怪怪的。

她還是更喜歡水果味的,雖然主料都是冬瓜。

“沒有其他餡的月餅嗎?”,雲慧有些不死心,既然有月餅,總不可能隻有單調的一個餡吧。

“還有豆沙和棗泥的”,孫大娘大手掌握著溫度,鐵鍋已經被開的極好,來回攪拌也沒有粘鍋的情況出現。

此時餡料已經開始慢慢變得粘稠,菠蘿和冬瓜也融合在一起,變成和糖漿類似的狀態。

因為之前加入了糖,此時飄出來的味道和記憶中的漸漸重合。

雲慧看到一旁還有用過的紗布,向來是把冬瓜蒸熟後擠出水分才和菠蘿混在一起的。

專業的不愧是專業的,有些事都不用雲慧說,就能做的七七八八。

看著孫大娘利落的揉著麵皮,雲慧開始發散思維,若是沒有烤箱烤爐這一類的東西,那是不是能趕在中秋前做出一批不一樣的月餅來?

又或者還有其他點心?

比如牛舌餅,蛋黃酥,鮮花餅這種都需要烤箱和開酥的點心,甚至還有各種烤製的餅幹、蛋撻、麵包。

一想到那些濃香鬆軟的點心,雲慧的口水就有些忍不住。

誰懂啊。

若以後能開個點心鋪子,豈不是客似雲來。

雲慧越想越覺得可行,越想越激動,仿佛看到無數小錢錢在和自己招手。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ヾ(¥∀¥ゞ)

在這裏呆半年多,雲慧也漸漸摸清了這裏的情況,像辣椒、番茄、花生這種舶來品已經在本地生根發芽。

但是還沒有廣泛應用。

燈籠椒什麼的現在還是觀賞植物,番茄也是不太好吃,之前做番茄醬可費老鼻子勁了。

總體來說就是該有的都有,就是還沒研究出太多的吃法。

想想自己所在的世界,基本上南北方都離不開辣椒,當然某個煲仔飯地區除外。

可那裏雖然不愛吃辣,卻最喜歡食物本味,也有很多精致的點心揚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