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漆黑著,小廚房就已經開始忙碌,今日是月初,全家的男女老少都要齊聚榮安堂來給老夫人請安。

自寅時起,灶眼就被燒火的小丫頭打著哈欠通開,橘紅的火焰舔抵著灶台,在初春的天氣讓人覺得心裏暖洋洋的。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飯更是重中之重,膳房準備的光粥就有鹹甜各三種,甫粥的醬菜裝在八寶格子裏足足有十六樣。

香酥的撒子,裹滿芝麻的圓滾滾的麻圓,外脆內軟色澤金黃的油條,甚至還有一種油條是塞了肉沫的。

一旁蒸籠裏則是各種麵點,胖乎乎喧騰的發麵小包子,還有皮薄晶瑩的灌湯包。

白嫩蓬鬆的銀絲包,悄悄開口的荷花包,糯米餡和鮮肉餡各占一半的燒麥,都用小巧的蒸籠放在鍋上,蒸騰揮灑這白乎乎的水蒸氣。

廚房那邊熱火朝天的忙碌著,周大娘利落的起鍋燒油,一旁切好香菇的一放進鍋中,就和豬油互相激發著香氣,最後勾芡在鋪在早就準備好的油菜上。

老夫人年紀大了,喜歡吃素,但也不能全素,那邊清蒸的多寶魚經熱油潑嘶啦一聲潑下。

鋪在魚身上的蔥薑絲徹底去除最後一絲腥氣,留下的隻有鮮甜,最後點綴些許碧綠的蔥花,雲慧眼睛沒睜開就被這香味吸引了。

一旁二廚從紗布裹著的瓷碗中拿出一塊醃好的肉,須臾間,又薄又均勻的醬牛肉就被切好了。

粉紅色的牛肉夾雜著透明呈黃色的筋膜,被擺在甜白瓷纏枝紋的瓷盤上,一旁是早就準備好的沾水。

鮮筍八寶釀豆腐,外麵的豆腐色澤金黃,宛如一個個小盒子般塞滿了餡。

一旁莫大娘正在往外端一盅水蒸蛋,南瓜樣子的磁盅蓋一打開,就有人利索的鋪上一層肉沫。

雲慧打著哈欠看廚房的人忙忙碌碌,今日是請安的大日子,連他們幾個小丫鬟也得跟著小心。

這雲慧病剛好,翠竹沒忍心讓她幹活,就打發她來廚房,美其名曰是盯著別誤了時辰,其實就是坐在小兀子上看著。

周大娘塞過來一個雞蛋餅,雖然隻有半張,也是餅皮酥脆,雞蛋鮮軟,因為擔心小孩子不愛吃菜,特意把菜葉子切成沫混在雞蛋液裏直接攤成餅。

刷上周大娘的秘製醬料,撒上芝麻,用油紙包著塞給雲慧的時候,溫度正好。

“好孩子,快吃吧”,周大娘從笸籮裏熟練的拿出熱氣騰騰的糖餅和荷葉夾餅,府中的老爺少爺一會都得出門,必須得來點硬菜才頂飽。

尤其是侯爺還需要上朝,早飯基本不碰任何湯湯水水,以免帶來不便。

所以各種餅子包子在餐桌上也有一席之地,那邊湯色清涼的雞湯先出發,用熱水溫著快步穩走,銀絲麵和餛飩被另外擱置著以免被湯水泡爛。

侯府裏人員眾多,但能湊到老太太跟前請安的也就是各方的老爺夫人,一眾小娃娃另分一桌。

侯府徐老太太育有兩子一女,如今老侯爺年齡越發大了,大房和二房為了世子的位置明爭暗鬥,老侯爺一共有三個兒子,其中大房和三房均為嫡出,二房為庶出,本朝並未太過強調立長,可惜二房至今未有男丁,競爭方麵並不占優勢。

三老爺是嫡次子,基本和爵位無緣,三老爺則心性豁達,喜山愛水到處流連風土人情,在京中的時間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