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趕上了這麼個點(1 / 2)

崇禎元年秋月。

遼西南部大山裏,沒了香火的一座寺院,東塔溝,玲瓏寺。

始建於大宋年間,直到了大明朝後期,便在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中荒廢了。

對於這座寺院的如來,有著極其優美玄奧的傳說。

這裏環繞的群山為九龍山,相傳必將會出現“九王一鳳”,大概曆來帝王想到江山永固的因由,故在此處築塔修建寺院,方以來鎮壓龍脈鳳膽。

而此時爽朗秋陽下,古塔半明半暗光影中,一濃眉朗目,身材偉岸的青年男子,正抱肩沉思,似乎陷入這個傳說中。

塔下而立男子,叫寧義,後世汪明魂穿他身體裏,從以往曆史書與現實中,他知道這個傳說,並曾經到此遊玩過。

自從這裏修建了寺院古塔,當真消停到了二十一世紀,此地從未出現過半個有頭有臉,像點樣的人物。

魂穿前三十來歲的汪明,在一家私人鋼鐵廠裏打工,做份半吊子小破技術員工作,錢掙得少,身體又像根豆芽菜似的不好,連做夢都沒有拉過女朋友的手。

要不是在一次倒黴的隨團野遊中,遭遇暴雨所引發的泥石流,或許老爸老媽用去積攢的棺材本錢,給他討上個媳婦,湊乎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結果山體滑坡一埋,老爸老媽得到了保險公司賠償,大可以邊哭邊天天好吃好喝,勉強省去了與他操不完的心。

而他的魂也沒處去討個說法理由,直接一步到位,給埋到了現在的大明王朝。

人倘若點子背,魂也始終趕不上個好點子,汪明的魂,如今穿越到寧義這個身子裏,可等他一融合記憶,似乎發覺眼前的情況大大不妙。

本來從寧遠城保衛戰中,城被攻破的以前小旗官寧義,可以帶領幸存的手下遠遁藏匿,等避過了後金軍隊的強大攻勢後,再慢慢前往榆關,或者等待崇禎皇帝梳理好了朝綱後,袁崇煥統帥明軍揮師北上。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卻公開扯起了大旗,偏要自立門戶。

如若有拳拳愛國之心,也當可喜可賀,但他卻偏偏幹起了打家劫舍,占山為王的下三流招術。

這不昨晚搶來了一個小丫鬟,一高興又喝了不少的酒,沒等激動就掛了,而後世魂穿的汪明,不得不接手眼下的這個亂攤子。

魂好歹是二十一世紀,多少有點精神思想,但他一融合記憶。

除了欣慰擁有這麼個大身板與武藝外,以前的這個人所作所為,卻不免讓人臉紅心跳,輕輕拎出任何一條來,滿可以判個流氓盜竊罪。

現在的他,不知道在看景,還是再慪氣,反正在塔下的大鐵香爐旁,正神遊走動中,卻身後傳來說話聲。

“寧義大哥,按照你的吩咐,把那小丫鬟給送回去了。”一個黑頭大腦的小青年男子,來到他身旁說。

“大牛兄弟,好事以後不缺,咱先忙眼前。”知道此人是自己的鐵哥們,隻好解釋下。

“大哥,真砸這香爐麼?”大牛不解問。

“砸,快帶人幹!”寧義說完背手走向了大殿。

大牛看寧義拽拽的樣子,又走進了大殿裏,他愣住了。

寧義大哥從來就混橫,現在到了嘴邊的肉不吃了不說,“嘎”下抽風醒過來後,總往大殿佛像裏鑽起沒完,莫非中邪了?

昨天晚上好事沒成,今早又急急派弟兄下山,買了焦炭,大缸,煤等,就差童子尿了,自己又鼓搗了一上午,要煉丹長生不老麼?

盡管大牛與幾十個弟兄,聽寧義說鑄造大炮,在東塔溝這裏建立根據地一事。

但對於參加過寧遠城保衛戰的眾人來說,戰術方法是好,不過要想鑄造紅夷大炮這事,似乎有些太扯了。

而此時又坐在大殿供桌前,寧義用著不太習慣的毛筆,不時皺皺眉頭,又開始了寫寫畫畫。

他所想的這些,沒法與自己手下的弟兄說清楚,畢竟繪圖與計算是門大學問,要有太多的專業知識,想對此時的大明朝人來說明白這些,還不如畫符跳大神來得快些。

以前的那點半吊子技術水平,在如今的這裏土法煉鐵鑄模,的確小事一樁。

煉製鋼鐵所需要的耐火磚,其實材質與大缸差不多,隻要稍加改進就可以了。

隻需掌控好了冶煉溫度,再加上銅的一些合金元素在裏麵,絕對能夠製造出遠比紅夷大炮,還要強得多的最新式滑膛火炮。

寧義忙完了一切,他想著站起身來,抬頭一麵對佛像,不免心裏有些愧疚不安。

砸碎香爐來煉鐵鑄造大炮,確實萬不得已的事,要知道現如今的大明王朝,忙乎一整年的鋼鐵產量,還不及以前打工的那個小破鋼鐵廠,一個月的產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