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舢板上的朝廷(1 / 2)

一臉淚水的趙軾,望著突如其來的大霧,長舒了一口氣。

總算是又一次逃過了原閩廣招撫使兼泉州市舶司蒲壽庚的水師追殺。

然而這一次依舊又有許多軍士及跟隨的百姓,死在這波濤滾滾的瓊州海峽之間。

每每想到那些葬身魚腹的同胞,心中說不出的苦楚。

半年來,看過無數穿越小說的他,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穿越的事實。沒有什麼穿越小說的主角是如此悲催的了,這比穿越到明末還糟糕。

趙軾現在的身份竟然是那南宋最可悲的末代三帝之一的趙昰,隔三差五地在海上逃命,隨時都有可能被身後追殺的叛軍水師給捕獲或打死,每天擔驚受怕,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過三集。

在他的記憶裏,原本的趙昰應該在九歲左右就死在了湛江硇洲島還不是雷州半島往香港之間的某個小島上。

而現在的趙昰,竟然已經十四歲了,還在海上逃亡。

這次逃亡的方向是占婆,去找那以打前站為由,幾年前早早逃過去的陳宜中。

曆史可能因為他的穿越而發生了扭曲,

本該活著的生母太後楊氏和他弟弟趙昺遭遇台風,雙雙跌落海中。

江萬載為救他的弟弟趙昺也一起葬身魚腹。

應該在押往大都途中逃出來的文天祥,至今渺無音訊。

張世傑在大嶼山掩護他和民眾撤退,死戰殉國。

小朝廷連吃敗仗,士氣全無。整個船隊的氣氛異常壓抑,被身後這支隻有兩萬不到叛賊蒲壽庚的水軍,追得到處亂跑。

所謂的朝廷除了自己坐的這條六七十米左右王船,總共也就隻三百多條長約三十多米四桅福船和八百多條更小的黃白鷂船。

除了官船還有無數的各色漁船,沙船甚至還有舢板,那上麵都是些不願降蒙的宋朝子民,跟隨著小朝廷亡命天涯。

穿越前作為新會趙家的成員,趙軾也曾兩次去過崖山遺址憑吊過先祖。

當時還是高中生的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曆史虛無主義者。

覺得曆史隻不過是勝利者宣揚自己的手段,可如今身後跟隨的這無數臣民卻證實了這個事實。

低頭再看看自己腳下所謂的戰船,連一門臼炮都沒有,隻有霹靂火球、鐵嘴火鴉、火箭、毒藥煙球、梨花槍這些如同煙花的噴煙裝置。

號稱曆史上火藥最發達的朝代,整個科技樹完全被點歪了!

火藥不拿去炸人,就想著靠毒煙熏,靠那麼點火去燒,這能有什麼效果?

一旦被元軍的水師追上,士氣全無的宋軍根本沒有抵抗的念頭,那就是一場純粹的屠殺。

趙軾站在船邊手扶欄杆,終於是無奈地接受了現實。

既然自己已經無法回到二十一世紀了,那也是隻能認命了,至少要先保證整條船隊存活下去,隻有船隊存在,他這個小皇帝才有活命的機會。想想自己一旦被俘,這受盡屈辱的人生,怎麼也要垂死掙紮一下。這個舢板朝廷的掌舵人不當也得當了。

趙軾望著麵前站著的這朝廷唯一可以依靠的兩個大臣。

左手邊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漂亮的長須,威嚴的表情,在微微搖晃的船艙裏站得筆直,這正是原本應當在崖山抱著他弟弟趙昺跳海而死的——千古忠臣:左丞相陸秀夫。

當然趙昺代替他已經消失在曆史的波濤中,崖山之戰的主導者那個把船全部連在一起釘死失去機動性而戰敗的張世傑也死在了大嶼山,所謂的崖山之戰也就不存在了。

旁邊那個麵色黝黑,耳側長有水鏽五十不到的中年大個子,正是江氏三古之一江萬載的次子,也是現在唯一活著的兒子:廣南兩路節度使江鉦。

趙軾看著這兩人,忍不住開口說道:“丞相,我是不同意去占婆的。那陳宜中屢宣不至,想必去了也會避而不見。”

“官家,不去找那陳宜中,我們無處可去啊!雷州已被圍困,苦守大奚山這不毛之地,並非長久之計。”陸秀夫拱手道:“那陳宜中雖然與我不合,但是畢竟是有忠骨之人,至今依是大宋之臣。他不來猶有借口推脫,官家前去卻萬萬沒有推托之詞。”

江鉦也行禮說道:“家父生前也說,事不可為可投占婆。如今蒙元勢大,我等在神州已無立足之地。隻能退居占婆,徐徐圖之。我江家必保官家周全。”

趙軾想想去占婆投靠那打仗不行跑路第一的陳宜中就不靠譜,這家夥現在可能都跑到暹羅去了。

而且那破地方有啥?除了個露天煤礦和大米外啥都沒,那群猴子現在還在用木槍竹刀的。

趙軾想來想去,想到了總理當年在崖山留下的評語,頓時有了主意。

“兩位都是國家的肱股之臣,見多識廣,足智多謀。我呢,雖是長於婦人之手,但也跟著諸位在這海上漂泊了七年有餘。我有個考慮了很久的想法,不知道可不可以提出來,大家商討一下?”

“官家請說。”

“我們何不退往瓊州,那裏還有我大宋府衙一州三軍。地勢遼闊,可攻可守。到底是我大宋國土,皆為大宋子民。何必去往占婆那蠻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