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結算方式複雜,而現在的結算方式就簡單多了,同城的用轉賬支票,外地的用彙票。而那時的結算方式有彙票、轉賬支票、郵彙、電彙、電劃、托收承付、托收無承付等多種方式。
我的工作重點主要有兩項,一是跑銀行辦理到期還貸、轉貸和新增貸款業務,二是結算各項應付款項。
銀行還貸和轉貸業務我一般直接和信貸員聯係,如需新增貸款,小額的我去找農行行長或信用社主任,而新增大額的貸款我搞不定,就需要廠長親自出馬了。付款方麵也是較為複雜,因為我們是外貿企業,當時沒有自營出口,我們的產品都是通過外貿公司出口的,一般都是廠長或者銷售科長將貨款拿回交給我,然後資金由廠長安排,我是沒有權力支付款項的,由於外協加工單位眾多以及各項原輔材料、機床零配件等,廠長在安排資金時必須考慮輕重緩急,同事外麵各家欠款太多,還要毛雨撒撒、均衡照顧,因此我每次拿到廠長的資金安排單都頭疼,有時貨款到賬10萬元,付款的筆數竟然高達二、三十筆。
所幸內銷的深井泵部分基本專款專用,深井泵的回款用於購買深井泵的原輔材料,這就給我在付款時帶來了少許的機動靈活。廠長一般安排大額的、急用的款項,零星的貨款回籠,我可以便宜行事。我做會計,職務含權量極高。產、供、銷、外協加工、設備管理等各個部門都要和我搞好關係。因此幾年的銀行會計我是做的有神有色。我的獎金級別在擔任會計兩年後升到了副科級待遇,就是那廠長的6.5折。
從擔任會計之日起,廠長還讓我兼任廠裏的團支部書記和民兵營長,平常亂七八糟的事務和活動也十分繁雜。
1991年“滬光深井泵廠邗城分廠”從邗城管道工具廠獨立出去,原廠辦主任調任深井泵廠擔任廠長,我被提拔為廠辦主任,當時我年僅22歲,行政級別也被提升為8級(即獎金按照廠長的8折領取),在廠裏的行政級別高於科室科長(7級)、低於副廠長(9級)。
幹到1995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我們廠由於多年來沒有搞新產品研發,長期依賴外貿公司和長期的產品單一,造成了經濟效益的大幅下滑。我也逐步感到了危機,因此我主動向鄉黨委委員、組織科科長提出回農村基層工作的請求,組織科長明確跟我說,回去沒有好的職位,一切歸零、從頭幹起。
於是1996年國慶節過後我回到了我的家鄉龍橋村擔任一個小型村辦企業的負責人。
。您提供大神寒蟬秋露的拆遷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