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
www.zhulang.com
閱讀最新內容。 當前userid
: , 當前用戶名
: ''
漢宣帝劉詢是中國曆史上難得的一位賢君,但他的知名度並不算高。人們一提到漢朝的皇帝,往往就會想到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這類雄才大略之主,殊不知在曆史的深處,往往隱藏著一些出類拔萃的皇帝。他們的政治能力、軍事手段不亞於那些知名皇帝,而漢宣帝就是這樣一位實不符名的傳奇帝王。
漢宣帝時代,是西漢最鼎盛巔峰的時代,後世之人稱為“中興”,所謂“中興”,就是指國家由衰退而複興。但漢宣帝的時代的複興,不是單純的回到曾經的輝煌,而是超越了之前所有的輝煌,創造了一個難以逾越的巔峰。
在這個時代裏,無論是軍事實力,國家經濟,還是政治文化都達到了西漢王朝之最,成為西漢曆史上良吏最多,政治最清明,經濟最富足的時期。在國家政策上,漢宣帝注重“王道”與“霸道”的雜治,幼年遭受牢獄之災的他,深知民間疾苦。即位後,漢宣帝勵精圖治,對外降服匈奴、大破西羌、討伐車師、平定南道,設立西域都護府,把一直遊離於漢朝邊緣的西域一帶正式劃入帝國版圖;對內整飭吏治、整頓經濟、輕徭薄賦、設立常平倉,並進行文化改革。
這一時期的成就讓人值得去探索和思考,但可惜的是,迄今為止,還未有一本全麵描述漢宣帝時代的專著書籍,漢宣帝的身影也隻能附庸在其他帝王身上。如描述漢武帝時,順便提到宣帝;描述西漢時,順便概括下宣帝。可是,如此籠統的概述,是無法讓人全麵客觀的理解到這個偉大的時代。
這些功績是不能輕易抹去,而曆史看待一位帝王的功績,往往是看他有沒有傑出的武功,而輕於文治。但文治才是治國之本,百姓有錢吃飯穿衣,不受到貪官汙吏的打壓,這就是值得稱道的豐功偉績。而曆史每次都把開疆擴土、赫赫武功定為評價帝王的唯一標準,其實這是忽視人文的表現。
漢宣帝雖然也擁有武功,但遠沒有他祖父漢武帝那樣激烈,其為人追求事當務實的精神,在對外戰爭的戰略上,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主要思想,深知“兵者,凶器也”的道理。更明白,要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先強其國。所以,漢宣帝更加注重文治。正是由於他的文治遠勝於武功,所以沒有把他那依然可以稱道的赫赫武功凸顯出來。隻要稍加細心,就可以體會到漢宣帝那深邃的戰略思想。
除了文治武功以外,在為人處世方麵,漢宣帝也表現出異於常人的一麵。他即位初期,麵對權臣霍光的壓力,選擇韜光養晦、隱藏鋒芒,伺機反擊。最終在霍光死後,立馬開始收權,並且大力清洗所有霍氏集團人物。雖然如此,但漢宣帝並沒有否定霍光的功績,在把霍家滿門抄斬的同時,也把霍光封為麒麟閣十一功臣第一。這種對事不對人的為人作風,也為他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解決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