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關於小三的問題
小三的出現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需要獲得某種利益,二是真的愛上了這個男人。
但我們要說的小三可不是普通的小三,她們的爭奪對象是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我不知道這兩個女人是不是真愛著劉邦,還是為了獲取最大利益,但我知道,他們愛著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母親的天性。
他們知道,這不是在普通人家,在皇帝麵前,所有人都是敵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縱觀曆史,兄弟之間的奪權不可謂不慘烈,呂雉和戚姬都知道,如果未來當上皇帝的是別人家的孩子,那自己家的孩子要麼死,要麼生不如死。
所以說,戚姬作為小三來破壞劉邦和呂雉的夫妻和諧,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劉盈和劉如意對這些事還一無所知。這也不怪他們,到了高祖七年,劉盈小朋友十歲,劉如意小朋友五歲。兩個小朋友正在後院撒尿堆沙堡呢。
如意小朋友還不知道自己被封為代王意味著什麼,但呂雉知道,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看得出劉邦已經有意提拔劉如意,而呂雉卻毫無辦法,皇帝的兒子被封為王,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再說劉邦已經很長時間沒來看望呂雉,呂雉能怎麼樣。
不急,呂雉,你還有機會,現在就先忍忍吧。
三十五.遷都
立劉如意為代王以後,戚姬繼續在**散發著熱量,但是,在皇宮之外,一顆炸彈爆炸了。
這顆炸彈就是蕭何,他幹了一件很恐怖的事——私建都城。
事情是這樣的,建國以後,社會安定了一些,糧食收獲量也逐漸增多,國家所收上來的睡糧也隨之增多。多了,就沒地方放,於是劉邦下令建幾個新的倉庫來保管糧食。蕭何是這個命令的執行人,於是他跑到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但他建的不是倉庫,而是宮城,名字叫做未央宮。
這可就捅了天了,修建宮城這種國家大事,皇帝都還沒發話呢,一個丞相,居然私自建造,你還把皇帝放眼裏不?
這還不算,這件事讓劉邦知道了,皇帝大人親自跑來視察,看見這座宮城如此壯麗,大罵蕭何是個敗家子,蕭何等劉邦罵完,不緊不慢的說:“就是因為天下還不安定,才需要建造一座壯麗的宮殿來樹立皇帝的威信,再說這對大漢的後世也有更多的好處。”
劉邦聽完這無厘頭的解釋以後,居然很高興,然後…….遷都了。
漢高祖七年二月,劉邦自洛陽遷都長安,從此,長安這座城市開始了長達幾千年的光輝曆程。
這件事的發生,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建造長安未央宮確實是劉邦的意思,劉邦開國以後所建的都城在洛陽,當時隻是在一座王府的基礎上擴建出來的宮殿,自然是小了些,作為一個國家的都城,麵子上確實過不去,而且長安靠近鹹陽,在人們的心目中也十分重要。再說,洛陽的位置偏北了一些,哪天匈奴再打進來,漢朝所處的戰略位置也十分不利,而長安四麵環山,戰略位置十分有利。所以,是劉邦授意蕭何在長安建造未央宮。
第二種可能,是老鄉團的實力開始壯大了,遷都這件事,是在以蕭何為首的老鄉團中內定好的,然後先斬後奏。我這麼說是有證據的。早在建國之初,劉邦決定定都洛陽的時候,就有一批人出來反對,反對最激烈的一個,叫做婁敬。婁敬,男,齊國盧(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縣)人,生卒年不詳,職業:謀臣。在開國之初,他隻是一個小小的齊國戍卒,也就是一個駐守齊國邊境的苦大兵,一天部隊調動,他所在的部隊被調往甘肅一帶,途徑鹹陽時,他去拜見了一個老鄉,這個老鄉姓虞,還是個高級領導,混到了將軍,婁敬就求虞將軍看在老鄉的麵子上幫個忙,帶自己去見劉邦,虞將軍經不住婁敬的苦苦哀求,看在同鄉的麵子上,趁著入朝奏事的時候引薦了婁敬。婁敬一見到漢高祖,也不說別的事,就說遷都長安。劉邦也沒多想,隻當做一個油嘴滑舌的投機者,隨便打發了一下,給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但是不久,遷都的這個建議傳了出去,居然得到了張良的支持。要知道,張良當時為了避免惹麻煩,躲了出去,為什麼偏偏為了這件事突然又站了出來,參與朝政?
有了張良的支持,婁敬在官場上一路平坦。高祖七年劉邦出征打匈奴的時候,婁敬作為副參謀長跟隨出征,在到達平城之前,婁敬就看出匈奴有埋伏,試圖阻止劉邦進城,劉邦當時熱血上腦,哪聽得進去,果然後來發生了平城之圍。事後,劉邦為了表彰他的英明,封為建信侯,並且提出了和親的建議。自此婁敬得到了劉邦的賞識。
好了,介紹完了婁敬,我們以婁敬為起點,來看看老鄉團是怎麼插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