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天命神器 暗流洶湧(2 / 3)

“妙。妙哉!”劉冕擊節讚歎,“狄公果然智深如海,在下佩服萬分!能將人心人性剖析得如此透徹、將人性看得如此清楚,狄公真不愧是有大智慧之人!”

“嗬嗬,天官過譽了!”狄仁傑笑著擺手,“老夫別無所長,唯獨對皇帝多了一些了解。天官可能有所不知。老夫這些年來雖然官職低微,但一直承蒙皇帝信任與器重屢遭提拔。她也將我視為心腹近臣與私交好友,時常無話不談。老夫對天官說了這些也算不得是出賣她人家吧——這既保護了天官又讓皇帝親近了能臣,更讓朝堂趨於穩定與和諧。如今這朝堂啊,暗流洶湧,大家就彼此照顧著點吧。誰翻了船也不是什麼好事。”

“狄公所言甚是。”劉冕說道,“早些天,薛兄也與我說起過一事。就是皇帝打賞的時候,我不妨表現得灑脫一點大方的接受她的賞賜。薛兄還給我說了秦國王翦的故事,我認為這個比方說得恰到好處。這以後,我劉某人恐怕要換換路子來走了。”

“天官自行掂量就好。”狄仁傑嗬嗬的笑,“人在這朝堂之上,身不由己的時候太多了。隻要不危害到大多數人,些許變通與圓滑是必不可少的。畢竟保護自己沒有什麼不對。對了天官,老夫還有一件事情要請你幫忙。”

劉冕道:“狄公直言便了。”

“是這樣的。”狄仁傑皺起了眉頭,“你離朝數月,神都那邊發生了一些事情。老夫在西京頗感鞭長莫及愛莫能助。至從皇帝登基之後,李昭德就表現得很心急。他一方麵態度強硬的力挺李旦入主東宮,一方麵與武三思一黨的人正麵衝突表現得非常剛直火烈。本來他的性格就比較剛直,皇帝登基之後任他為文昌左相提為當朝首輔。這些日子以來,他先後幹出了幾件大事,讓朝堂之上隱約風傳出一些‘李昭德’專權的流言。”

“什麼大事?”劉冕與薛訥一起問道。

狄仁傑籲了一口氣凝重的說道:“周興等人被清除後,皇帝並沒有放棄酷吏製度,很快給禦史台補充了新鮮力量,而且提拔來俊臣為太仆少卿。其中候思止就以告密得以晉升而且很快成了來俊臣的得力幫手。前不久,李昭德尋了個借口將候思止杖殺於皇宮城門。此舉雖然深獲百姓擁護與讚歎,但是也震驚了朝野讓武黨之人對之咬牙切齒。候思止是來俊臣的幫手,那便也是武黨的鷹犬。打狗欺主,武三思等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偏偏李昭德又是剛烈之人,一向對武三思等人不屑一顧。因此,前不久又幹出了另外一件轟動之事。”

“何事?”

“事關東宮。”狄仁傑說道,“武三思或許是想試探一下皇帝的態度。於是暗中安排了王慶之等人糾集一些人在皇宮前請願,請皇帝立武三思為儲。此舉效仿了當初他們請皇帝登基時的舉動。皇帝心中自然不悅,但也不好撕破麵皮來責備當初幫助自己登基的王慶之等人,於是采取了一個漠然視之的態度。王慶之那些人見皇帝沒有反對就以為此舉深得皇帝之心,於是越鬧越凶,糾集了數千人在寶城遊行請願。皇帝便將此事交由李昭德處理……李昭德便將王慶之等人抓了起來,以侵擾皇宮意圖謀反的理由將其杖殺了。”

劉冕皺眉道:“其實皇帝恐怕也是想殺了那多事的王慶之。管什麼事不好居然管到皇帝的家務事去了。李昭德此舉也算是深得帝心。隻是可惜……他恐怕是辦了好事,又要背黑鍋了。”

“的確。”狄仁傑歎息一聲道,“所以說伴君如伴虎。皇帝想殺王慶之,自己不願意動手。讓李昭德殺了,又會反過來責備他。因為王慶之可是之前擁護皇帝登基的功臣之一,就這樣杖殺了會讓皇帝背上一個‘卸磨殺驢’的罵名。皇帝當然不能背罵名,因此隻好李昭德背黑鍋了。因為杖殺王慶之一事,皇帝當眾責罵了李昭德。偏偏李昭德不能理會其中奧妙,還強項向皇帝進言說自己是在稟公辦事依律裁處……哎!這個李昭德。雖說是個難得的人才而且一腔正氣,可是有時候脾氣的確是差了一點,而且思慮不夠周全。老夫覺得,他現在比較危險。不僅是武三思等人欲除之而後快,恐怕連皇帝也有點忌憚他了。畢竟朝中流傳著許多李昭德專權擅政的流言,皇帝不可能聽不到。再加上這幾件事情他都處理得比較過火……以皇帝的性格,恐怕是容不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