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攻占了京城之後,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逐漸公開化,各王入駐內城之後,各自占據了一片宅邸以為王府,互相之間的來往也越發稀疏,不過洪秀全雖然已經在爭奪權力,但是卻無法改變現有的格局。
因此,在這一段時日裏,太平天算大力南下,隻是讓北王韋昌輝率軍南下山東,如今已經處於相持的態勢中。
也不知是太平軍攻下京城後,銳氣已失,還是因為林則徐的兩江練軍國上下依然在聽從東王楊秀清的號令,而楊秀清則將自身的精力主要放在兩個方麵,一個是協調內政,推行《天朝田畝製度》,另一方麵則是籌備西進一事。
與趙源所想一般,楊秀清並沒有打已經逐漸找到對付太平軍的法子,山東戰局的進程十分緩慢,像林則徐堅守濟南,孔繁灝死守曲阜,通過營寨堅城楞是擋住了太平軍的進攻。
與此同時,複漢軍海軍在這個時候選擇北上,封鎖了渤海灣,以致於太平軍不得不將兵力鋪開到滄州、濱州、東營等地,防止複漢軍抄後路登陸。
在軍事方麵遭受了挫折後,楊秀清在實行《天朝田畝製度》一事上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要知道太平天國的製度乃軍政教合一,從最大程度上去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才幹大事,但是這麼做就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需要大量有素質有經驗的基層官員。
現實問題就擺在
這裏,太平軍內大把大把的文盲,在打下京城後才有少量的文人投靠,而光用這些文人很難管理好這麼大的行政體。
要知道,漢王府在推行鄉公所這一個不起眼的改革時,光是官員人數就增加了上萬人之多,造成了行政成本偏重的局麵,而這些還是建立在漢王府擁有絕大部分富庶的土地以及良好的財政基礎上。
反觀太平軍,目前隻有半個被打得殘破不堪的河南和一個人口流亡的直隸,還要按照《天朝田畝製度》將老百姓當成軍隊進行管理,要將每一萬三千多家編成一個軍,光是一個軍的各級官吏就有一千多人,而目前半個河南加上一整個直隸就能編出幾百個軍出來,光是官吏就要幾十萬人之多,想要這麼大規模有素質有能力的基礎官員,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在這種情況下,《天朝田畝製度》推行中遇到了大量複雜的問題,且難以進行解決,隻能不斷地積累問題,釀成人心思亂的局麵。
像東殿文武大臣中,連傅學賢、陳承瑢這些有見識之人都看到了隱藏在下麵的危機,他們隻能向楊秀清進行勸諫,其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男女分營的事情。
男營、女營製度最初是為了方便行軍作戰所采取的臨時措施,但並不能持續進行,否則人口就會出現大問題,而對於這件事,楊秀清倒也頗能納眾,很快就頒布了東王詔,決定廢除分營製
度,贏得了太平軍內部的一片歡呼。
洪秀全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不願意在人心爭奪上失利,便同樣下達了旨意,讓人按照官職大小給軍將擇妻,若是女子不夠就從災民中選未婚少女或年輕一些的寡婦,這一旨意下去,頓時讓不少太平軍將士們歡呼雀躍。
傅學賢將這一情況彙報後,臉色有些難看:“東王,此事明明乃殿下首肯,如今卻又變成了那人的功勞。”
楊秀清擺了擺手,輕聲道:“不去管他。我且問你,京城、直隸荒廢的土地可曾丈量好了?百姓可曾編伍團營?”
“還請東王放心,屬下已經將京畿周邊土地盡數清丈完畢,收容百姓超過三十萬家,差不多可以編出二十二個軍。隻是相應的官員人選還比較缺乏,需要及時調撥。”
楊秀清眉頭微微皺起,道:“人員會安排,但是隻會到旅帥一級,其他卒長、兩司馬和伍長,還是要他們自己解決。”
說來也是無奈,楊秀清也發現自己已經有些無法掌控最基礎一個層級,實在是因為需要的官員太多,導致目前出現了缺口,關鍵還不能大規模抽調太平軍的老兄弟,否則將來戰鬥力又無法得到保證。
“隻要將來能一統天下,那麼這些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