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清軍水師帆船遠去,周秀英轉身想要回船艙去,自己這樣偷聽,始終有些不好。沒想到才挪動腳步,宋東宇回頭朝著自己這個方向笑道:“出來吧,清廷的鷹犬已經走了。”
周秀英嚇了一跳,心中有些慌亂,但人家已經叫破了,隻得走了出來。此時已經快近午時,船頭甲板上正是烈日當空,宋東宇已經換了一身花白絲綢長衫馬褂,倒很像個商人打扮,帶著他特有的壞笑,周秀英越來越好奇,眼前這個人來。他時而神秘,時而殘忍狠辣,時而好像見識非凡,時而又像商人般市儈,最可恨的是時而好色。走近身前,周秀英抱拳說道:“宋幫主,你發現我啦?”
宋東宇笑道:“老遠就問道你的香味了。”
這是句明顯調笑的話,換做是從前周秀英早就發作了,也不知道怎麼的,她卻對眼前的人發不起火來,皺眉說道:“宋幫主一幫之主,說話老是這樣的嗎?”
宋東宇搖搖頭一本正經的說道:“對著美貌的女子我才會這樣的,唉,多年的習慣了,改也改不了。”
周秀英聽到美貌女子,不禁臉上一紅,在和他糾纏這些話題,自己隻有被他調笑的份,當下問道:“宋幫主對付這些清狗,好像很是熟練啊。你還給他們銀子?還有你們怎麼會和什麼美國扯上關係?”
宋東宇笑道:“我們青幫要想在上海開辦航運,隻能借助洋人和官府,所以我們注冊的船運洋行,是美國的,也就是百姓們說的花旗國。給銀子嘛,我倒是覺得銀子能解決的問題,我決不會讓手下拿性命去冒險的。”
周秀英愣了愣,說道:“你很有錢?”
宋東宇搖頭說道:“賺到的錢是大家的,不是我的,該花錢的時候,就得花。剛才也不過給了他們三千兩銀子,省了不少麻煩,很值啊。”
周秀英心中有些驚訝,三千兩銀子,自己從沒見過這麼多銀子的,而青幫則是說給就給,好像真是財大氣粗的樣子。隻見船隻還是順江而下,江麵越來越開闊,好像要駛入出海口一般,問道:“我們這是要去哪裏?”
宋東宇說道:“去我們青幫的新總舵,蘇州府太倉州崇明縣,也就是崇明島。”
周秀英咦了一聲問道:“青幫在上海不是做海運生意的嗎?總舵怎麼會在崇明島呢?哪裏聽人說蘆葦叢生,滿島的沙灘都是螃蟹,所以又叫蟹島,也不是很繁華的。”
宋東宇笑道:“就是看中此地不繁華,不會引起清廷和洋人太多的關注,才把總舵搬到那裏去的。到了之後,你就明白了。”
翌日午間,幾艘船才到了崇明島東北端,崇明島地處長江口,是華夏第三大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衝擊島,世界上最大的沙島。在曆史上,這裏作為一個江海交彙處的孤島,崇明曆史上很少卷入戰爭,而假如卷入戰爭,則必定是從海上來的軍事力量(例如海盜、倭寇、鄭軍、鴉片戰爭時的英軍)。因為隻有海上勢力抵達時,這裏才成為它與大陸勢力爭奪的焦點;而對兩支衝突的陸軍來說,即使戰爭就發生在崇明附近,崇明也不過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孤島罷了。
一開始,宋東宇也不明白宋齡娥為什麼會選擇這裏開始秘密新建碼頭和船塢,直到到了崇明島之後他才明白,這裏隻有農人,很少有人光顧,雖然離上海不遠,但卻沒有上海那麼繁華,屬於典型的燈下黑。傳言早些時候,也有洋人到這島上看過,但這島是個沙島,四麵蘆葦叢生,沒有天然的良港,所以都放棄了此島。
青幫到了這裏之後,天下會給上海分舵的舵主楊三金捐了個官,喬致庸在朝中活動了一下,楊三金就被委任為了這崇明縣的知縣,這個楊三金也是留學歸來的,他在海外學的主要是土木工程。半年前他和青幫眾人到了崇明島,就開始了新建碼頭和船塢。楊三金看了崇明島的沙地和盧葦塘也是有些鬱悶,這裏要建起碼頭和大型船塢也是太難了。
半個月的考察之後,楊三金給總舵報告了考察的情況和分析,總算在東北端稍微避開長江水流衝刷的地方,選中了一塊基址,這裏也好在人跡罕至。宋齡娥得到了報告之後,詳細的寫了一些建議給他。楊三金收到建議後,先在上海郊區,建了個小型的水泥廠,開始生產宋齡娥給他配方的矽酸鹽水泥,這種水泥不怕海水的侵蝕,是開辟人造海港的重要材料。楊三金開始借口新建和翻修島上的廣福寺等廟宇,天下會開始花錢大量購買石料、木料到崇明島,雇請當地的農人做民夫,修建碼頭。經過半年的時光,這裏的碼頭倒是已經建起了,而船塢和大型港口還在建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