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隊長的上工哨子吹響了。

陸正然對丁世傑道:“你們回去吧,我要上工了。”

丁世傑站起身:“我跟著你一塊兒去。來的路上我就看到在安電線杆架線,看來很快就能通電了。”

說起水電站,陸正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隊長的意思春節來不及了,爭取趕在大年十五通電,正好紮一些燈籠,慶元宵。”

“聽著倒很有意思,到時候我一定過來看看。”

丁世傑說起通了電的好處,陸正然便告訴他隊裏的計劃,比如把電賣給周圍大隊,能收取一定費用,買水泵,以後遇到天旱就不怕田裏就沒水了,還要建榨油坊,打米坊......

丁世傑聽得很感興趣,兩人一來一回,說得還挺投機。

等陸正然換上破爛衣服,背上雙肩背書包,丁世傑便要跟著他一塊出門。

唐秋芳不太願意去水電站,去那有啥意思?就是一堆人在那挖土,有啥看頭。

可是她覺得馮慧慧可惡得很,跟她坐在一塊,聽她陰一句陽一句地損人,她難受。

於是她背上她的小挎包道:“我也跟著你們去看一看。”

馮慧慧沒有阻止,把他們送到了門外。

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馮慧慧百感交集,不管怎麼樣,正然總算找到親人了,也不知道最後會是怎麼樣結果。

要是唐秋芳真和陸正然記憶裏的那樣,不是這個德性就好了。

不過想想也不可能,要真是那樣,陸正然說不定就不會丟,也不會有後麵一係列的事情發生。

所以,這世間的事,真是有因有果,環環相扣,錯了一環,完全就是另一種局麵。

丁世傑和唐秋芳回江洲市後,就和陸正然商量,找關係把他和馮慧慧的關係轉回城裏去。

以丁書記和丁世傑現在的職位,把他們兩人都轉回去,還是沒啥問題。

陸正然很幹脆地拒絕了,他相信馮慧慧的話,他們能夠靠自己的本事回去,他不想依靠別人。

無奈之下,丁世傑隻能經常給陸正然寫信,寄各種生活用品,有空的時候就會來看他,丁書記也請陸正然和馮慧慧去縣裏做過幾次客。

就連他的愛人還有長得和陸正然很像的表弟小海也來看了他,甚至包括他的姑姑一家。

唐秋芳卻沒再露過麵,他的弟弟小峰也沒來過,不過大家都很有默契地不提她,都覺得她不來最好。

而槐樹村的人也知道陸正然找到了親生父母,他的親爸是丁書記的大哥,在市裏當大領導,官職一點不比丁書記差,村裏的人都以為陸正然緊跟著就要回城裏去了。

陸家人在家裏悔不當初,早知道是這樣,以前就該對陸正然好一點,不過是個小孩,多給口飯吃又怎麼了?

現在陸正然肯定會記得他們的好,說不定把他們全部都安排到城裏去。

哪知道陸正然並沒有回城,和以前一樣,還在村裏老老實幹活,於是村裏人又開始嘀嘀咕咕,莫非陸正然從小沒在他們身邊,沒有感情,並不打算把他接回去?

那認這麼個爸媽有啥意思?

建國幾個人知道實情的,便告訴大家,是陸正然自己不肯回去,他要看著村裏通上電,還要帶著大家科學種田,勤勞致富。

有人雖然不信,可見到從城裏源源不斷寄來的包裹,又不得不承認,好像是這麼回事,對於陸正然也更佩服。

今年春節,馮慧慧雖然沒有回城,卻過得非常熱鬧。

大年三十那天,馮慧慧把沒有回城的知青們全都叫到了自己,一塊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

大家喝著酒吃著菜,不住暢想,明年過年,就不用再點蠟燭油燈,而是亮堂堂的電燈泡了。

過完年後,知青們就收到了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大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