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騎在戰馬之上,手中提著長槍,器宇軒昂。
在他身後,數萬士卒還在緩慢推進。
“將軍,我覺得高將軍說的不假,夏侯摯乃是當世名將,他絕不會白白浪費時間去打造如此多的營壘。末將猜測,他恐怕是有所圖謀。”
趙雲偏頭看向旁邊的劉裕,“大敵當前,不要再說這些喪氣話了,就算夏侯摯有什麼圖謀,蒲阪近在咫尺,我們十萬大軍定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
劉裕聽後,雖然知道自己的話可能會引起趙雲的不滿,但他還是直言不諱道:“將軍,俗話說得好,驕兵必敗啊!雖然末將這話可能讓您不高興,但末將還是得說,周軍不可小視。我們還是不要急著攻城,靜觀戰局,為妥。就算真的要進攻,能否讓末將率領一部人馬,斷後堅守?”
劉裕出身北府兵,雖然家世貧寒,但他刻苦學習,實力也是突飛猛進,靠著自己的實力,從小兵,幹到十夫長、百夫長、隊率、校尉到如今的參將。
九原之戰之後,劉裕來到了趙雲身旁,擔任他的副手,看似風光無限,但其實,劉裕心中始終意難平。
尤其同為北府兵出身的沈田子兄弟、朱齡石兄弟、王鎮惡等人都得到了韓裕重用之後,劉裕終於急了。
他自認為實力遠遠超過這些人,但現在這些人居然全部爬到了自己的頭上,劉裕心中不甘,但此刻的他卻也無法彰顯自己的實力。
溧陽之戰,他好不容易看見了希望,但誰能想到,最終的大贏家居然是韓裕。
如今戰事再起,劉裕雖然還在趙雲麾下,但他明顯嗅到了一絲陰謀。
正因如此,他才向趙雲彙報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本以為趙雲會接納自己的建議,卻沒想到,求勝心切的他,壓根不把自己的話放在心裏。
趙雲遲疑了一下。
劉裕跟在自己身邊也不是一日兩日,對於他的能力可以說是最為清楚不過。
他說話,趙雲還是比較信服。
想了片刻,趙雲安排道:“既如此,你帶領本部人馬為本將斷後。”
劉裕雖然還有些糾結,但一考慮若是自己不答應,恐怕這些兵馬都沒得,最終隻能答應下來。
“末將領命。”
說完話,劉裕火速調動自己本部的五千人留了下來。
隻不過他的臨時安排,讓本部兵馬都極其不滿,不少人本來還指望這次大戰立下戰功,衣錦還鄉。
卻沒想到,臨戰之際作為頭領的劉裕居然調動士卒按兵不動,不少人甚至直言不諱,認為劉裕是膽怯,不敢和敵軍交戰。
劉裕對此倒沒有說任何話,隻是靜靜的注視著眼前的戰場。
他相信,作為武聖的夏侯摯不可能這麼蠢笨。
而此刻,包括趙雲在內的燕軍各部已經全部退到了蒲阪城邊緣,看著眼前這座銅牆鐵壁般的城池,萬山沒有做任何停留,直接命令麾下士卒發起全麵進攻。
一架架雲梯,一輛輛衝車快速開進。
為了這場大戰,萬山將燕軍積攢已久的家底全部拿了出來,所有的攻城器械也都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