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打探情報的斥候總算是及時返回,並送上了楊再興所取得的戰報。

韓裕迅速拆開瀏覽了一遍。

“好一個楊再興,如此膽魄確實是我始料未及之事。數千人不僅破了鄭宏的兩萬先鋒,還敢到敵軍的大營外與那安平王曹艋一戰。好,好啊。”

萬山從韓裕手中接過書信快速掃描了一眼,皺眉道:“好是好,但這數次挑釁曹艋,恐怕此刻涼軍的防備會更加縝密,我軍想要憑一戰功成就難了。若是曹艋和我們打拖延戰,我們後勤拖延數千裏,長此以往,局勢對我們不利。”

趙雲也讚成道:“之前便有消息傳來,晉軍與涼軍交手,戰況吃緊,若是二原失守,我大軍深入險地就有可能陷入敵軍包圍之中。主公,我認為,此刻還是駐守大河北岸的上穀城以逸待勞更為妥當。”

韓裕接納了二人的建言,急忙命士卒向楊再興傳達自己的命令。

萬山先阻止了傳令兵,又對韓裕進言道:“主公,楊將軍既已深入敵境就這樣退去實在是有些可惜,敵軍傾巢而出,後方必然空虛,如今田中沃野已經泛綠,可讓楊將軍想辦法毀壞敵軍後方的莊稼,削弱敵軍的糧草供給。”

“先生之言最為妥當。”

傳令兵聞聲領命而去,韓裕這才下達了停止過河的將令,大軍沿渡口布防,幕府則安置在上穀城中。

從上穀城到楊再興大營一來一回足足一天,及至午夜,楊再興才收到軍令。

和曹艋一場廝殺,外加身中箭矢,讓這位虎狼之將也不免有些乏力,為保全大軍隻能率部後撤五十裏。

如今得到命令,楊再興來不及休息便連夜傾巢出動,開始在涼國境內大規模破壞良田。

此刻田地裏的禾苗才種下剛過一月,離著成熟尚早,但本著破壞一處就能讓涼國糧食減產,減少和自己的交戰時間,所有鎮北軍士卒都是費盡心機。

挖開河道用大水漫灌,用刀瘋狂劈砍那些麥苗,雖然這樣的效率不高,但架不住他們人數眾多。

數日間,曹艋大營周邊的良田都被徹底毀壞。

不僅如此,楊再興還數次出擊,趁著涼軍不備之際,偷襲數座糧倉,將裏麵的糧食全部付之一炬。

曹艋在軍中得到情報,也隻能拍案痛罵,命麾下眾將前去追擊,但楊再興的機動性明顯高於涼軍。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倒讓楊再興逐個擊破,而且士卒死傷使得消息走漏,大營之內流言四起,士氣萎靡不振。

無奈之下,曹艋隻能忍痛下達了嚴防死守的策略。

所有屯糧點皆布置重兵,沿途運糧路線上每次動用兵力都超過萬人以上。

雖然這種做法有效的緩解楊再興的偷襲,但也使大軍受製於糧草運輸,行進速度大打折扣。

數日之內,行進不過百裏,大河近在咫尺,卻遲遲未能到達。

而靠著楊再興拖延的時機,韓裕已經在大河北岸築起數座營壘,壕溝遍布河岸邊,一副要與涼軍長期作戰的架勢。

就在鎮北軍準備妥當之時,豬隊友晉國卻掉了鏈子。

涼國寧朔將軍曾芳奎率領偏師三萬,先趁著姬原不備,閃擊三原,三原守將不備,一夜之間城池便再度易手。

三原一失,司馬德文頓感大事不妙,急忙勸說姬原撤軍以此保全實力。

姬原則堅持堅守城池。

九原一戰,他們本身就不占任何優勢,如今僅剩二原之地,若是將這裏也拱手讓人,等同於這一次征伐就是白忙乎。